中国创业:你要注意的事项

「无印工坊」控告在中国营运的日本「无印良品」侵权。

People walk by a worker waiting for customers outside his retail shop displaying national flags in the Chinese capital

People walk by a worker waiting for customers outside his retail shop displaying national flags in the Chinese capital Source: AAP

最近,日本著名百货公司「无印良品」被中国「无印工坊」控告侵权,最后日本「无印良品」须向「无印工坊」赔偿 62 万人民币(折合约 12.5 万澳元)。

「无印工坊」旗下生产线「无印良品」属于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与日本「无印良品」一样出售家具产品,甚至其商标名称、字型、用色及装潢亦同出一辙。

两者唯一不同的,是英文名称。日本「无印良品」在中国沿用「MUJI」作为英文商标,但中国「无印良品」则使用「Natural Mill」。

据报,「MUJI」此前曾经控告「Natural Mill」侵犯版权,但被法庭宣布败诉。原因是该公司在中国注册商标时未有注册「毛巾类」产品,但「Natural Mill」在注册时则有注册相关产品。

同时,法庭认为「MUJI」无法证明其毛巾商品在中国境内具有影响力,因此宣布「MUJI」败诉。
Natural Mill

澳中知识产权法有别

雪梨大学商学院讲师李薇博士接受 SBS 广东话节目访问时表示,判决只针对「无印良品」四字,败诉方在中国使用英文名称「MUJI」并无不妥。同时,判决亦只涵盖该公司所出售的毛巾及床上用品,换而言之「MUJI」公司可继续以「无印良品」商标出售其他产品。

她认为:「判决展现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及保护知识产权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她解释,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及难以捉摸的资产。与「有形」资产有别,若知识产权被人盗用或滥用,被侵犯一方一般难以得悉情况发生,可能直至企业进入一个全新的市场才发现已有人曾注册其商标或版权。

此外,令保护知识产权更为复杂的最重要原因,是由于各国对于知识产权的法律都有所不同。李薇博士说:「在澳洲,若企业或个人事实上拥有或使用商标,即属商标所有者。但按照中国目前的法律,最先申请商标注册者便是商标合法持有人,亦即以先到先得的形式发出商标。」
因此,李薇博士表示,有投资者便会利用这个法律上的区别,以一些国际有名的品牌申请商标注册;当「被利用」的「正版」商标持有人有意进入中国市场,便不得不向现有在中国营运的商标持有人付出大额费用,以购回其商标持有权。

李薇博士建议,海外企业或个人若有意进入中国市场,应先尽快向中国当局申请注册商标,而非留待「最后关头」才在法庭上争拗商标拥有权谁属,以免浪费金钱及时间。

她补充,除了需要注册商标外,海外企业亦必须注册版权。她举例,澳洲商家在法律上毋须注册一份创作品之版权,但作品则必须在中国注册版权,否则或将面对侵犯版权或盗版行为。

中国创业:还有什么要注意?

[[{"fid":"1704673","view_mode":"body_content","uuid":"df0c4b05-1723-4fcc-9095-9f447b6c785a","type":"media", "attributes":{"height":"626","width":"700","alt":"Top five business challenges in China","class":"media-element file-body-content"}} ]]

李薇博士表示,澳洲经济及中国经济两者目前存在一个互补性,澳洲有不少产品均对中国而言有很高需求,包括铁矿、农产品、服务性行业等,因此亦有不少澳洲企业均有意进入中国市场。

但碍于澳中两地体制及政策存在相当大的差别,李薇博士建议澳洲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前先咨询有关方面的专家,并尽早进行资料搜集。

中国澳洲商会于本年三月发表的 《2017 中国营商环境报告》显示,超过25% 受访澳洲企业认为政策不稳或获取相关牌照为在中国营商的首要挑战,相反只有不足5%受访企业担心知识产权被侵犯。

李薇博士表示,随着海外企业越来越对中国法律有所认识,中国已成为澳洲最大的海外商标申请国家。澳洲企业在中国申请商标数量远远超过在新西兰及美国注册商标的数量。

李薇博士亦指出,不少海外政府亦会作出其他具体措施,比如澳洲政府辖下的澳洲知识产权署(IP Australia),亦有任命中国代表常驻在中国,协助澳洲企业及个人处理知识产权方面之问题。

《2017 中国营商环境报告》亦显示澳洲企对在华投资前景充满信心,超过半数在华澳洲企业表示过去一年的财政表现感到「有利可图」或「非常有利可图」、有接近两成受访企业指财政表现达到「收支平衡」,但亦有超过一成企业认为「无利可图」或「非常无利可图」。

浏览更多最新时事资讯,请登上广东话节目Facebook 专页


分享

Published

Updated

By Winmas Yu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中国创业:你要注意的事项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