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澳大利亚的每个城镇都有中餐馆?

你当地的中餐馆不仅仅是享受美味的地方,还是澳大利亚移民和文化多样性的历史“象征符号”。

These are the reasons why you don't have to go very far to get your fried rice fix.

These are the reasons why you don't have to go very far to get your fried rice fix. Source: Phaidon Press

无论在澳大利亚广阔的土地上旅行多远,你都很可能会看到一种常见的景象:当地的中餐馆。

然而,澳大利亚的中式餐馆不仅是人们用餐的地方。它们还是文化多样性的象征,讲述着关于我们移民历史的故事,见证着我们接受和拒绝外国人和食品的历史。

《澳大利亚食品年表A Timeline of Australian Food》的作者扬·奥康奈尔Jan O’Connell解释说,澳大利亚市面上出售中式食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50年代,当时第一批主要的中国移民在金矿区的户外厨房工作。
Fried egg noodles are a familiar sight on Australian menus. (Alan Benson) Source: Alan Benson
Fried egg noodles are a familiar sight on Australian menus. (Alan Benson) Source: Alan Benson
奥康奈尔告诉SBS:“华人开办的这些户外厨房为金矿区的工人提供膳食,并迎合华人和欧洲人的口味。在淘金热期间,维多利亚州有许多这样的户外厨房,后来在昆士兰州和西澳大利亚州的淘金热期间再次出现了同样的现象。”

前来澳大利亚的华人移民一直持续到之后的下一世纪,许多新来的华人做厨师工作。

但是,澳大利亚在1901年实行白澳政策之后,反华情绪在社会各阶层普遍盛行,华人移民数量短期内大幅下降。

“这项政策使华人移民澳大利亚变得更加困难。包括中式餐馆在内整个中华文化都经历了几年的低迷。”

历史学家芭芭拉·尼科尔Barbara Nichol在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的糖醋播客Sweet and Sour podcast中说,中式食品很快受到“不墨守成规”的澳大利亚人和需要深夜用餐的工人的青睐。

尼科尔说:“到20世纪初,这座城市不断涌现的艺术家,作家以及后来的大学和学院社区都开始涉足唐人街。”

“城市工人,当地华人生意的供应商以及在医院轮班结束的护士和医生也开始在中餐馆吃饭或买中餐外卖。他们感恩在晚上几乎关闭的城市(墨尔本和悉尼)里中餐馆的热情欢迎气氛。”

当时,由于许多新移民的华人来自广东,因此餐馆中提供中餐服务的主要是会讲广东话的人。餐馆的菜单还满足西餐口味,包括牛排,猪排,面包和炖菜等。
Salt and pepper silken tofu: a staple at your local Chinese restaurant. (Alan Benson) Source: Alan Benson
Salt and pepper silken tofu: a staple at your local Chinese restaurant. (Alan Benson) Source: Alan Benson

鼓励中餐馆业

二十世纪3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修改了法律,允许中餐馆从中国引进临时工人,中式餐馆生意开始回升。

Jan O’Connell说:“那是一波新的中餐馆真正开始出现的时候。由于日本侵略中国,澳州社会在1930年代对华人的态度发生了一些变化,对华人的同情多了一些。”

第二次中日战争(1937-1945)也看到许多华人海员和难民来到澳大利亚。有些人在餐馆工作,还有些人则去开办中式咖啡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人涌入澳大利亚,对各种中式美食和更多中式餐馆的需求增加。

“但是直到1958年和之后的1966年修订了白澳法案,澳大利亚政府才完全鼓励亚洲移民。这之后的较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仍然很难从中国永久移民澳州。”

奥康奈尔表示,反华人社区的情绪帮助维护了澳大利亚华人餐馆的文化特征和生存。

“居住在澳大利亚的华人始终有必要保持自己的文化和烹饪传统。因此,当时很可能存在一种“隔离”的感觉。华人直到1950年代至60年代才真正被接纳或融入澳大利亚社会,这使华人餐馆得以保持独特的身份。”

这种情况下,反华人社区情绪也确保了华人餐馆在全国的传播,并保障了这种特殊类型的小型食品企业的长寿。

“直到1960年代以后,我们才开始越来越多地接受华人移民,并且越来越多的澳大利亚人接受了去中式餐馆吃饭的想法。到了1970年代,各种各样的中式烹饪开始进入澳大利亚,更多高档的中餐馆开始吸引非华裔用餐者。”

在过去的100年中,华人餐馆在澳大利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歧视性的政府政策和移民障碍,为其如今在澳大利亚的存在奠定了坚实基础。

很明显,这一历史基础意味着澳大利亚当地的中餐馆将在这里存在更多个数十年。

准备好享受廖崇明Adam Liaw为您带来的《中国风味目的地Destination Flavour China》系列中的中国美食品鉴吧。请访问sbs.com.au/destinationflavor,获取食谱,视频等更多内容!


分享

Published

Updated

By Yasmin Noone
Presented by Jason Liu
Source: SBS Foo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