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丽谈澳洲学校: 男校,女校,还是混校?

刚到澳洲的时候知道这里有男女分校教育,说实话还是挺吃惊的。在我的印象里,中国最后的男女分校大概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前。(文/虞美丽,转载须经许可)

Representational picture of students going to school in Australia.

Representational picture of students going to school in Australia. Source: AAP

我的妈妈是女子中学毕业的,这所女中在民国初期开办,成立的初衷既是为开明家庭的女孩子们提供教育机会,也未尝不是对于”男女授受不亲“思想的一个妥协。所以新中国之后,城中的女中和男中都择近合并,似乎也是和新中国的各种破除封建运动是相吻合的。

所以我们这一代从小学到大学,就是理所应当的男女混校教育。小学时和同桌在课桌上划三八线,初中时男女同学偷传小纸条,再到高中被老师如临大敌地宣布不能早恋——大概也是男女混校常见的风景。

来到了澳洲,来到一个以“开放”为标签的西方国家,居然又看到了传统的男女分校教育,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我的女儿上了一所女校。在此之前我颇为踌躇,不知道女校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否有利——毕竟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男有女的世界,人为地把孩子放在一个单一性别的环境里成长,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弊?

为此我翻阅了不少文章。好在英国澳大利亚这些国家,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男女分校的存在,所以相关的研究调查也做了很多,基本的观点集中在以下几点:

1,男孩女孩的生理心理特征先天不同,后天的发育进度也不同,单一性别学校根据男女性别差异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会更为有效合理。

2,同样由于以上原因,单一性别的学校里,男生女生们受到的性别压力比较小,比如女校女生会更大胆地选择非传统意义上的女生科目,如高等数学和理化等。澳大利亚的一个教育研究机构ACER曾经做过一个面向27万名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单一性别学校的男生和女生要比在混校学习的同性学生成绩要高出15-20%。

这些要说我们也有体会。通常小学的时候学习好的女孩子比男孩子多,到了高中阶段男孩子们反超的就很多。有研究结果说,那是因为女孩子的语言能力和细微动作的掌握能里要早于男孩子好几年,而男生擅长的空间思维能力会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发挥优势。

而我最终选择女校,除了学术上的原因,还有我在社区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新闻:本地一所著名的女校每年都参加一个全国性的募捐活动,为扶贫组织筹款。每年都有勇敢的女孩子们以剃发的形式来劝募善款——这个活动可能你也知道,我在办公室也碰到过募捐的,我的网球教练去年还把自己的大胡子剃了来募捐。
newspaper
Source: newspaper
但是这一年校长对女孩子们说:如果今年你们能达到筹款5万的目标,我就也把我的头发剃成光头———结果女孩子们做到了,校长也做到了!这所学校当年的筹款总数达到整个澳洲的第五名,校长也在全校师生前剃掉了她73厘米长,留了20年的头发!

这则新闻刊登在了社区报纸的头条,很令我感慨。我理解这个活动的潜台词是关于女性的勇敢与突破:女性的性别特征可以是自我的优美标识,但不必成为个人行为的束缚。校长的做法相信也是在传递这样的信息。

这样的活动在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女校倡导出来,让我相信一个成熟又开明的女校对于女孩子的个性完善,性别认同,自我发展来说,是会有着积极的作用。

至于那些对孩子们社交能力的担忧,尤其是男女交往方面,以我后来的经验来看是多虑了。学校并不是孩子唯一的社交场所,男女分校的目的也不在于隔绝男生女生的交往。就我所见,男校的附近总有女校,男生女生们在校际活动和课外活动中的交往还是很频繁的。

一位女校出来的朋友总结自己的经验:学习时间在单一性别学校少受干扰,业余时间依然可以和男生正常交往。——尤其在这个社交媒介如此发达的年代,要一座校门隔断青春期的荷尔蒙热情,谈何容易。

我更赞同一个心理学家的建议:选择学校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孩子的性格和交友,业余爱好和擅长科目,目标学校的管理理念等——没有标准的答案,只有最合适自己的选择。

所以,关于上男校,女校,还是混校,元芳,你怎么看?




分享

1 min read

Published

Updat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