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年轻的女医生Chloe(化名)每天都会补一粒维生素D,这个习惯保持了快一年,自从她的GP检查出她的维D水平不是特别理想。
Chloe跟其他早出晚归不太晒太阳的上班族一样,果断选择了每天服用维D,而维D也是澳大利亚GP们最常开的处方补充剂之一。
但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针对像Chloe这样的没有缺维D的临床症状的人来说,服用维D可能没啥用,甚至可能是一种浪费,且鲜有证据表明此药存在降低患癌风险的功能。

Die Sonne ist der wichtigste Spender von Vitamin D Source: Pixabay
由美国波士顿布里格姆妇女医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进行的全球最大规模的维生素D随机对照试验VITAL,在对全美2.5万多名男性和女性进行研究后,于去年底公布了结果:补充维D既不能降低患癌风险,也不能降低心脏病或中风等重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其实,除了维D之外,澳大利亚人对其他的维生素和保健品也充满热爱。
收看完整节目:
维D兴趣大爆炸
维D缺乏的衡量水平是血液中的化合物25-羟基维生素D(骨化二醇)的含量是否低于50nmol/L,自1928年德国化学家阿道夫·温塔斯(Adolf Windaus)因建立维D生产机制而获得诺贝尔奖,人们对维D的关注和兴趣与日俱增。
而这种兴趣的大爆炸始于20世纪初,彼时研究人员开始发现大量疾病与维D缺乏存在关联,包括痴呆症、乳腺癌、肠癌、心血管疾病、精神分裂症以及勃起功能障碍。
虽然很多人会担心自己的维D水平,但其实极少人的维D水平低到需要引起临床关注——澳大利亚人中只有7%的人患有中度或严重的维D缺乏症。
QIMR Berghofer研究所的癌症病因学研究员Rachel Neale副教授目前领导着一项研究维D对健康益处的试验——D- health,这个试图确定服用维D是否有益健康的实验是全球范围内第二大的实验。

Insight - Vitamins, scam or science? Source: Supplied
Rachel Neale副教授表示,“问题是,维D含量低的人往往也相当不活跃,他们经常不舒服、生病了,所以他们不去户外。因此,维D实际上可能是一种生活方式或健康的标志,却并不会导致随后的疾病风险。”
但南澳大学癌症研究所的Elina Hypponen教授持有不同意见,她认为对那些自己感觉晒不到充足阳光的人,谨慎地吃一些维D是合理做法。
补充维生素,究竟有多少科学依据?是不是既浪费钱又有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