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白化和疫情、麻婆豆腐到京都骨:一间中餐厅的20年

main.jpg

华人Veronica Lau在凯恩斯经营着一家中餐厅。 Source: SBS

大堡礁的白化如何影响一家餐厅的命运?中餐菜牌的变迁如何成为凯恩斯经济的风向标? 华人Veronica Lau与身为点心师傅的丈夫在昆士兰城市凯恩斯经营着一家中餐厅。这家名为金船(Golden Boat)的餐厅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是当地人最熟知的餐厅之一。 20多年来,餐厅有三道代表菜品,折射出凯恩斯旅游业的不同阶段——麻婆豆腐、炒饭和京都排骨。(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1994年,Veronica与身为广式点心厨师的先生因工作从南澳移民凯恩斯,并经营着一家叫金船(Golden Boat)的中餐厅。

餐厅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是当地人最熟知的餐厅之一。作为凯恩斯为数不多的中餐厅,来凯恩斯旅行的游客是餐厅的主要客群之一。

20余年来,经历了疫情和大堡礁珊瑚礁的白化,Veronica和她的餐厅见证了凯恩斯旅游行业的起伏兴衰。

疫情之前,Veronica的餐厅几乎每天都会接纳旅游团——一个旅行团人数二三十人不等,每天可能有好几个团。
11.jpg
这家餐厅位于凯恩斯标志性的泻湖附近。 Source: SBS
游客们们来自中国、香港、日本等地。

“这个店本来是一层楼的,后来不够用,就把对面的店和楼上也租下来了,能同时接纳380位客人左右。”

随着客群的不断变化,Veronica也一直在根据客人特质调整菜品和经营策略。

在疫情前、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时期,餐厅的主要菜品是典型的传统中餐,目的是让游客品尝正宗中国风味——这一时期,餐厅的代表菜品是麻婆豆腐。
3.jpg
Veronica说,在凯恩斯旅游业最繁荣的时期,麻婆豆腐曾是餐厅的代表菜品。 Credit: Veronica Lau
“团体餐一定要有鱼、有肉、有菜,我们准备的是典型的、正宗做法的中国南方和香港菜——目的是让大家体会中国风味。”

餐厅经营的转折点是疫情。

在封锁措施、游客锐减至几乎为0的情况下,本地客人成为了几乎唯一的客源。

Veronica经常面对空荡荡的餐厅,而为了自救,餐厅的代表菜品变成了典型的澳式中餐外卖——例如炒饭、咕咾肉和蜜糖鸡。
通常一晚可能只有几台,甚至不能开门,只能做外卖,厨师也不能来上班。一万仅入账几百澳元,甚至不够员工工资。
“消费能力普遍下降了。当地人来点菜,通常标配就是一个炒饭,再配上一个小炒,”她说,“还有附近船上生活的海员也会来买炒饭,还有西人眼中典型的中餐。”
2025-07-31_9-45-50.jpg
随着疫情、珊瑚礁白化,凯恩斯的游客数量减少,而本地人的偏好也转向炒饭和京都骨这样的菜品。 Credit: Veronica Lau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3年,直到2023年才逐步恢复。

疫情之后,凯恩斯的旅游业逐渐复苏,Veronica的中餐厅业逐渐恢复了热络。

但她观察到,凯恩斯的国际旅游业一直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这也影响了餐厅。

从数量上看,餐厅的营业水平已经回复到疫情前的七至八成。

在本地人代替旅游团,成为餐厅的主要客源之后,Veronica的餐厅的代表性菜品也变成了更符合当地人口味的粤菜餐点——这与澳式中餐不同,当地人更喜欢探索更有特点的中餐。

“本地人会选京都排骨、干烧牛柳这样比较有特色的中国菜,还有调味比较复杂的梅菜扣肉这样的菜品。和真正的华人口味还是有些不同。”

请点击收听音频: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订阅Mandarin。

您也可以通过YouTube、Apple Podcasts、Spotify等平台随时收听SBS普通话播客,在 YouTube, Instagram,微博和微信平台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

分享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