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导致夜间温度逐年上升,对人类的睡眠质素造成负面影响,大家可能会越睡越少!失眠的原因可以有很多,最常见是和饮食习惯、服药或是环境、心理等因素所造成。不过,最近丹麦一所大学的研究显示,全球暖化令夜间温度不断升高,也可能导致许多人的睡眠受到影响。
近日丹麦哥本哈根大学(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的研究人员收集了2015至2017年期间,68个国家、合共47,000多名成人的智能手表中,多达700万条的睡眠纪录,再把气温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报告指,在过去的几年中,全球人类平均每年失去44小时睡眠。研究人员表示,人的身体在入睡前需要降温;而相对较高的温度会延长入睡的时间,从而减少睡眠。例如,在温度超过摄氏30度的夜晚,人们的睡眠时间平均减少14分钟。
全球变暖带来的气温升高亦会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如增加心脏病发作概率,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导致心理问题。今次的研究则证实,这些都可能是因睡眠不足引起的。
READ MORE

無心睡眠? 還是危機四伏?
此外,研究也显示女性的睡眠时间更易受到气温升高的影响;因为女性的皮下脂肪较多,损失的睡眠时间比男性多25%。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女性就会比男性减少大约1/4的睡眠时间。而65岁或以上的长者,亦比年轻人损失多1倍的睡眠时间。而相较于年轻人,老年人则因体温调节功能较差,睡眠质量也更容易受到气温升高的影响。此外,生活贫困地区的人们则因缺乏百叶窗、风扇和冷气等降温设备,更易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失去更多睡眠。
研究人员指,社会不抑制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持续恶化,到了2099年,每人每年的睡眠时间更可能会减少达58小时。
另外,美国「国家科学研究院学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简称:PNAS USA)指出,气温上升令人更容易流失水分,也同时增加人们患上肾结石的机会。
以下是4种肾病症状:
- 小便变得过多或过少、频密夜尿、小便带血或起泡、小便时赤痛
- 腰痛
- 脚肿、气喘、高血压
- 如患者已出现末期肾衰竭,更会出现食欲不振、作呕、晕眩、骨痛、气喘、脚肿、疲倦、昏迷及抽筋等情况。
早期的肾病,可以针对情况防止病情恶化,如手术、体外冲击波清除结石;类固醇及抗瘤药治疗狼疮肾炎及部份肾炎等。不过,若到了末期肾脏衰竭阶段,患者便需要透析治疗维持生命,甚至需要肾脏移植。
SBS 中文坚守《SBS 行为守则》及《SBS 编采指引》,以繁体中文及简体中文提供公平、公正、准确的新闻报道及时事资讯。作为一个公共服务广播机构,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语种媒体服务,为全体澳洲人提供资讯、教育性及娱乐性内容,并与此同时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会的特色。SBS 广东话及 SBS 普通话电台节目均已为大众服务超过 40 年。按此进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