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en Kennedy是一名音乐老师,他学习中文至今已有4年时间。
“4年前我女儿说有兴趣学习书法,我以为她说的是中文。所以我就跟着学,因为我自己一直对这充满好奇,”他说。
“我用学习语言的应用程序Hello Talk还有通过微信学了两年,女儿才告诉我她想学的其实是日语,所以我是因为一个乌龙跟中文结缘的。但我还是接着学了下去,我很喜欢学中文,也因此交了几个好朋友,我学着吃火锅,还有吹葫芦丝,我还会背古诗,最喜欢的诗人是李白。”
一般人学习一门外语,总是从积累词汇,日常生活用语开始,那么Glen为什么对学诗情有独钟呢?
Glen Kennedy住在位于维州中部、墨尔本和Bendigo中间的小镇Metcalfe,那里人口才有几百,也少有华人,所以学习中文和练习使用这门语言,他在环境上并没有优势。但这没有难倒喜欢中国文化的Glen,他通过网络坚持自学,找了语言交换的伙伴,还自学了怎么吹葫芦丝。
“我喜欢的是中国文化,葫芦丝和其他,我很想学吹箫,想学弹古筝。当然我也对学习中文语言充满兴趣。”

Glen Kennedy住在位于维州中部、墨尔本和Bendigo中间的小镇Metcalfe。 Source: Google map
“汉语是一门有很多同音异义词的语言。很多词听起来读音相同,所以有人觉得难学,特别是觉得中文字难写。 英语有44个音素,中文是有22个辅音,6个元音,还有4声音调。我个人觉得学中文最难的是听懂。”
“我录很多句子来帮助理解不同的语境下每个词的用法。比如购物,如果我去本地超市购物正好遇上是华人员工,就会跟他练习购物清单上的单词,那些不同的东西,家里不同亲属的称呼,乘法口诀表,基于乘法口诀表我还写了好几首歌帮助记忆。我也通过这样的方法学了一些阿拉伯语和法语。”
为了抓紧时间学习,Glen家里厨房厕所都贴满了中文,而他自己觉得最有用的,是通过听歌来学语言。事实上,的确有研究显示,语言和音乐同根共源,音乐对一个人口语能力的习得、语法学习、写作能力和文化认知,都有所帮助。这启发了Glen创作出很多学习中文朗朗上口的歌曲,让他可以反复跟着唱、跟着练。
“我有一个理想,那就是有一天我不光可以教音乐,还可以教中文。而且我觉得,既然我可以写出这些歌曲帮助我自己学习中文,那么这些歌或许也可以帮助孩子们,帮助其他人听歌学中文。这些歌节奏活泼,是你听了会想要跟着跳舞的那种,你可以跟着它做运动,也可以一边学中文。”

Glen Kennedy在演示吹奏葫芦丝 Source: Supplied by Glen Kennedy
我是一个听觉型的学习者,就是听信息,而不是读写或有视觉对辅助学习更有帮助,这样的学习者大概占到总人口的35%。
“所以我做的事就是给这部分人提供帮助,如果这些人没有机会沉浸在一个可以每天学习语言的文化环境中,经常磨耳朵,他们就可以听这些音乐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除了中文歌曲以外,Glen的一个网站上还有阿拉伯语和法语学习的歌曲,都是他亲自创作,然后找帮助他学习这些语言的伙伴录制合成好传上去的。就在最近他还在忙着推出一个同名的手机应用程序,这都是疫情爆发以后他在做的事。
Glen说,自己原本计划去年5月去Monash大学留学生,也是他每天在电话上练习中文的伙伴罗丽华位于成都的家乡。但后来疫情来了,行程不得不推迟,可他却因此有了更多的学习动力。
READ MORE

澳洲华人家长面对孩子母语读写能力下降难题
“我希望等我真的能去中国的时候,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汉语,因为我很希望能自己跟别人交流。所以过去12到18个月,我一直在加强学习,正好赶上封城限制措施,大家不清楚能不能出门做些什么,对我来说正好可以专心地做这些事。”
除了创作录制歌曲辅助语言教学以外,生活在乡村的Glen还喜欢录下家附近鸟的叫声,作为素材创作音乐,他认为从人类进化发展的角度来看,音乐除了具有商业价值以外,还有其他的意义。
“音乐跟语言之间还有更加重要的联系。如果我们可以这样用好音乐,就可以帮助到那些有言语障碍,那些发音困难的人,或者帮助人民记住词汇,扩大词汇量,还可以帮助人们以重复音乐联系的方式来学习正确的句子结构,我把它称为是像学习一种原始乐器一样来学习语言。”
READ MORE

你好,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人必须与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离,请查看您所在州或领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现感冒或流感症状,请留在家中并致电家庭医生或全国冠状病毒健康信息热线1800 020 080安排测试。
SBS致力于用63种语言报道最新的COVID-19新闻和信息,详情请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