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S Examines:您知道吗?反同性恋言论的主要原因之一 并非恐同

Homophobia Header.png

针对男同性恋者的恐同暴力报告正在增加。Image credit: Getty Images/SBS

从针对男同性恋者的暴力袭击,到体育场上的辱骂言辞,恐同现象正频频登上新闻头条。(点击上方收听报道)


SBS事实核查,拨开迷雾、厘清真相。

埃里克·丹尼森(Erik Denison)博士是蒙纳士大学(Monash University)的行为科学家,他研究了男性在男性主导的环境中——从体育俱乐部到矿场——为什么会对同性恋者使用仇恨言语。

他表示,男性在这些环境中往往使用恐同语言,是为了融入群体并展示自己的异性恋身份。

“我们的研究发现,无论年轻男性或男孩的态度是非常积极还是非常消极,他们使用恐同言语的可能性都是一样的。”
年轻男性之所以使用这种言语,是出于想要遵从他人行为并获得认同的心理。如果不使用这些言语,他们就会被视为奇怪,不属于该群体。
丹尼森博士表示,即便这种言语本意并非仇恨,它也可能对 LGBTQ 青少年造成严重伤害。

本期《理解仇恨》(Understanding Hate)探讨了恐同言论和暴力的成因,以及对男同性恋者的影响。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订阅Mandarin。

您也可以通过YouTube、Apple Podcasts、Spotify等平台随时收听SBS普通话播客,在 YouTube, Instagram,微博和微信平台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

分享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