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丹尼森(Erik Denison)博士是蒙纳士大学(Monash University)的行为科学家,他研究了男性在男性主导的环境中——从体育俱乐部到矿场——为什么会对同性恋者使用仇恨言语。
他表示,男性在这些环境中往往使用恐同语言,是为了融入群体并展示自己的异性恋身份。
“我们的研究发现,无论年轻男性或男孩的态度是非常积极还是非常消极,他们使用恐同言语的可能性都是一样的。”
年轻男性之所以使用这种言语,是出于想要遵从他人行为并获得认同的心理。如果不使用这些言语,他们就会被视为奇怪,不属于该群体。
丹尼森博士表示,即便这种言语本意并非仇恨,它也可能对 LGBTQ 青少年造成严重伤害。
本期《理解仇恨》(Understanding Hate)探讨了恐同言论和暴力的成因,以及对男同性恋者的影响。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订阅Manda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