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ramatta市议会于2025 年8 月11日的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在该市设立唐人街的议案。
议案建议在南部中央商务区总体规划中,考虑在Church Street(Fitzwilliam Street至 Campbell Street之间)建设唐人街。
议案的发起人、Parramatta市议会议员吴远华(Michael Ng)表示,唐人街将成为集美食、艺术、节庆与商业于一体的活力中心,吸引来自悉尼、澳大利亚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
当地华人有何期待?
Kiew是Parramatta当地居民,已经在这里居住多年。
他回忆说,这条街道原本有很多华人生意,但随着南亚移民涌入,华人商店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30年前,整条街上很多华人杂货店、商店,现在都变成印度、尼泊尔的(商店),”他说,“如果有唐人街,一定能吸引很多华人。”
居民Tom也赞成这种看法,但他坦言,考虑到Church Street的规模,在他看来,未来的唐人街可能更多的还是发挥商业功能,而很难成为一个举办文化活动和集会的地标。
“我住附近来买东西、逛街都来这边,有了唐人街之后就更方便了。”

Source: SBS
他还希望唐人街的设计能够充分体现中式元素。
“有必要在综合区域付租金,建设一个华人、其他族裔都能消费的地方。”
“不要只有上海菜、北京菜、东北菜,而是要有多样化的(美食),”他说,“近年来Paramatta盖了很多高楼,设计的文化底蕴不够。我希望(新唐人街)能把传统的中国文化宣传出来,广告牌应该一边中文一边英文,一样大。”
庆祝华人文化
202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Parramatta的居民中,22.3%的人拥有华人血统。从出生地看,11.3%的人出生于中国大陆,而2.3%的人出生于香港。
在接受采访时,吴远华表示,他看到了在Parramatta建设唐人街对社区的重要性。

Parramatta市议会议员吴远华(Michael Ng) Source: SBS
唐人街将成为集美食、艺术、节庆与商业于一体的活力中心,吸引来自悉尼、澳大利亚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
“Parramatta的多元文化,已通过日益盛大的农历新年庆祝活动及华人企业和社区组织的积极参与得到充分体现。”
根据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的记载,记录显示,在1848年之前,约有18名华人移民到澳大利亚。
而最早到达悉尼的中国移民是麦世英(Mak Sai Ying)。他于 1798 年出生于广州,1818 年作为自由移民来到新南威尔士,并在Parramatta购买了土地。

Source: SBS
他说,下一步就是广泛征求社区意见。
反对的声音?
但是,在相关新闻报道的评论下面,也出现了反对的声音。
有留言称:“这仿佛就是把澳大利亚拱手让给中国,这马上就要发生了。”
还有人说:“为什么不建设一个类似‘亚洲街(Asian town)’的东西?这会更加多元化。”
“这里已经是小印度(Little India)了”、“我相信印度裔不会开心”。
两名自由党议员投票反对了唐人街建设提案。
自由党议员史蒂文·伊萨(Steven Issa)表示:“我不反对华人社区,事实上,我与他们很熟。但我们到哪里才能停止?难道Granville和Oatlands要叫“小黎巴嫩”?”
请点击收听报道: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订阅Manda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