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与“议员”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听上去并不寻常。但对邢云飞(Andy Xing)来说,这正是他正在经历的人生。
2022年,年仅21岁的邢云飞当选南澳州Burnside市议会议员。他是该市历史上最年轻、也是首位华裔议员。
年轻意味着什么?
邢云飞出生于中国河北,四岁时移民澳大利亚。
他告诉SBS中文普通话,他17岁起以青年委员会主席的身份参与公共议程,并在21岁那年——也就是符合参选资格的首届议会选举上,作为独立候选人获选市议员一职。

Source: Supplied
“当时我们社区有五个候选人,大多数是60后、70后,另外一个与我同期当选的是40后。他2003年当选时,我才两岁,”他说。
这里比较保守,很多时候他们会说,你刚从大学出来,有什么资历和阅历?
尽管如此,邢云飞表示,年轻意味着他与社区更亲近,也更能倾听青年一代的声音。
“我们社区有很好的公立和私立学校,很多下一代人在这里,”他说,“我是一个新生代的声音。我们现在的任何决定都会影响年轻人——所以有一个桥梁和纽带,去沟通和服务是非常重要的。”
他指出,不少议员任职十多年,“他们可能看不到现在社区中真正的挑战——比如年轻人的就业、生活上的需求。”
他提出的第一个议案,就是设立专门负责青年事务的岗位,与学校、家长直接对接,“从硬件和软件设施方面更有效地服务青年群体”。
READ MORE

华裔议员数量破纪录 但澳洲政坛“白人化”真的改善了吗?
“刀叉和筷子都要上桌”
Burnside传统上是一个百人社区,但近年来华裔人口不断增加,目前约有16%的人口拥有华人背景,中文普通话是当地最被广泛使用的非英语语言。
“第一代移民往往以照顾家庭为主,赚钱养家,参政议政少一点,”他说,“但让他们需要有人去发声。”
“我们在这里长大、上学,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对当地社区了解,这是一个责任和义务,去站出来参选和发声。”

Source: Supplied
但这个议案一度遭遇质疑:“对方说,如果你给中文,那是不是要有讲南亚语言、讲希腊语的?这是不是偏见?”
“当你一个社区……华人马上进入到二成以上的比例,就确实要有人去服务这个群体。我觉得很多事情要看社区,也要看当地的数据。”
最终,该议案成功通过,华语岗位正式设立。
他强调,多元文化不是取代,而是共存。
筷子和刀叉都要上桌,因为它们都同样好使。
“帮别人打开门的人”
邢云飞四岁来到澳洲,母语是英语,他说自己“更像ABC”。他理解移民在身份之间的探索,也更希望看到更多人走进公共事务。
“不要怕输……更多是一个尝试,让当地看到我们也愿意参加,我们也希望能有一份力量,一份声音。”
他坦言,是否参加下一届选举,他还持观望态度。
“我更希望去分享我的知识库,让更优秀的一些人更愿意去参加。我希望我是帮别人打开门的人。”
采访仅为嘉宾观点,不代表SBS立场。
请点击收听采访: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订阅Mandar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