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V病例攀升:冬季警报拉响 华人家庭须警惕

A pediatric nurse gives an infant an immunisation.

进入冬季以来,澳大利亚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病例持续上升。RSV是澳大利亚冬季最常见的儿童病毒感染之一。虽然很多人对流感病毒较为熟悉,但对RSV的认知仍存在明显差距。 Source: Getty / SDI Productions

进入冬季以来,澳大利亚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病例持续上升。RSV是澳大利亚冬季最常见的儿童病毒感染之一。虽然很多人对流感病毒较为熟悉,但对RSV的认知仍存在明显差距。尤其对多代同堂的移民家庭而言,RSV不仅威胁婴幼儿,对老年人同样构成风险。点击 ▶ 收听完整采访。


点击 ▶ 收听播客。

随着澳大利亚冬季病毒高发季节到来,全国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病例持续上升。

据国家传染病监测系统数据显示,截至7月上旬,全澳已报告超过9.25万例感染病例,虽然比去年同期略低,但上升趋势明显,尤其在婴幼儿群体中更为突出。

各州情况方面,新南威尔士州病例最多,累计已超4.7万例;维多利亚州和昆士兰州分别报告约1.7万例和1.8万例。

维州病例数在过去一周增长23%,检测阳性率升至7.8%。

昆士兰州有46人因RSV住院,其中15%为6个月至2岁儿童。

西澳、南澳、首都领地和塔斯马尼亚也都观察到不同程度的增长。
RSV在澳大利亚是儿童冬季呼吸道疾病的常见元凶,同时也可对老年人构成严重威胁。

医生提醒,多代同堂家庭应格外小心病毒在婴幼儿与年长者之间的传播。

哪些人最危险?何时该就医?

RSV是一种主要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的病毒,感染后常见症状包括流鼻涕、咳嗽、发热,看似与普通感冒相似。

但对于免疫系统尚未成熟的婴幼儿来说,RSV可能迅速导致呼吸困难甚至住院治疗。

墨尔本皇家儿童医院儿科顾问医师Daryl Cheng接受SBS中文采访时解释道:“对大人来说,多数情况下可能只是轻微感冒,但对于小于6个月的婴儿,尤其是早产儿或有心肺疾病的孩子,就会变得很严重。”
daryl-cheng.jpeg
墨尔本皇家儿童医院儿科顾问医师Daryl Cheng Source: Supplied
Cheng医生强调,家长最应关注以下几个危险信号:
  • 宝宝呼吸明显加快或呼吸困难,持续24小时以上;
  • 出现明显嗜睡或难以唤醒的情况;
  • 不吃奶或进食量大幅减少;
  • 嘴唇、手指或面部发青、发紫。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就要第一时间去医院,而不是等着‘再观察一下’。” Cheng医生说,“特别是有早产史或心肺问题的婴儿,本身风险就更高。”

“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就不要观望,应立即带宝宝去医院。” 郑医生说,“尤其是早产儿或有心肺病的婴儿,本身风险就更高。”

南澳注册全科医生王羽(Emma Wang)此前接受SBS普通话采访时,也分享了她在诊室中的一线观察。

她提到,最小的孩子往往风险最大:“小于6个月的宝宝,感染后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很多家长只注意发烧温度,其实更该关注的是呼吸频率是否明显增加,胸口或脖子肌肉有没有明显的下陷——这是孩子在‘用力呼吸’的信号。”

此外,王医生还提醒家长留意脱水症状:如喝奶量突然降到平时一半以下,或24小时尿布明显没尿、甚至完全干燥,这些都应立刻就医。

老年人群体同样需要关注。由于免疫功能下降,RSV感染也可在老人中引起严重呼吸道并发症。
original-796155BC-600E-4F75-B964-B27D708CD364.jpeg
南澳注册全科医生王羽(Emma)。 Source: Supplied
Cheng医生提醒,对于华人或其他移民家庭来说,多代同堂让病毒有机会在儿童与老人之间互相传播,更要加强防护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澳大利亚政府已将特定高风险婴儿纳入免费RSV疫苗接种计划。

这一措施被认为是改善儿童重症率的重要一步,尤其能惠及偏远地区及移民家庭。

为何部分华人家庭更易错过最佳就诊时机?

尽管RSV是常见病毒,但Cheng医生坦言,在非英语背景的移民社区,尤其是华人家庭中,疾病认知度仍然不足

“很多时候,家长只是觉得宝宝感冒了,再观察一下就好,”他说,“但RSV病情变化很快,可能几个小时就恶化。”

更复杂的是,对于很多成年后才来澳大利亚的移民来说,语言障碍与对当地医疗体系的不熟悉,使他们更难判断何时应看医生。

来自穆迪分析的数据研究也显示,非英语背景人群常常在症状加重时才到医院急诊,而不是在早期就寻求全科医生建议。这背后涉及到健康信息素养(health literacy)的不足,也与文化因素有关。

“华人家庭有时候比较倾向自己照顾宝宝,或者先找亲友打听,而不是立刻去医院,” Cheng医生解释道,“尤其是看不懂官方健康信息或宣传材料时,更容易延误。”

他强调说:“更希望家长相信直觉,只要宝宝状态不对,就第一时间就医。”
王羽医生也提到:“部分家长只关注发烧数字,却忽视了更重要的呼吸困难或脱水等危险信号。” 她强调,如果孩子呼吸费力、吃得少、尿量明显减少,都是不能等的信号,需要尽快就医。

两位医生都建议:
  • 获取多语种健康信息:通过中文或熟悉的语言获得RSV风险及就医指引;
  • 关注孩子日常行为变化:不仅是发烧,还有呼吸节奏、吃奶量、精神状态;
  • 及时就医:不确定时先去医院或在线问诊,而不是等待自然好转。

更多预防与政策信息:社区该如何应对?

澳大利亚政府已投入近10亿元开展全国儿童疫苗接种项目,并将通过移动医疗车等方式,把服务送到偏远和资源不足社区,努力覆盖更多家庭。

目前,澳大利亚部分州也已推出针对高风险婴儿的免费RSV疫苗接种试点。

根据澳洲卫生部门及儿童健康专家的建议,除了关注症状外,家庭还应采取以下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 保持良好手卫生:勤洗手、避免揉眼口鼻;
  • 保持室内通风:尤其在冬季家庭聚会时;
  • 避免让高危人群接触生病者:如家有小宝宝或老人,应减少接触感冒者;
  • 接种疫苗:符合条件的高风险婴儿可免费接种RSV疫苗。
王羽医生还推荐家长善用在线医疗资源:如南澳妇女儿童医院的儿童及青少年在线急诊问诊服务,有经验医生和护士提供初步评估,必要时还可提前安排到院就诊,节省急诊等待时间。

Cheng医生强调,预防RSV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RSV不是一个陌生病毒,但对很多移民家庭来说,第一步是要认识到它的危险性。及时了解、及时反应,可以挽救孩子的健康,也保护长辈。”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订阅Mandarin。您也可以通过YouTube、Apple Podcasts、Spotify等平台随时收听SBS普通话播客,在 YouTube, Instagram微博和微信平台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

分享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