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新闻要点:
- 墨尔本地铁隧道开通日遇示威活动,警方全面提升戒备;
- 瑞士游客新州海滩遭鲨鱼袭击,女子遇难、男子病危;
- 环境法改革获推进,拟遏制土地清理与森林破坏;
- 东南亚多国遭遇严重洪灾,死亡人数攀升。
点击 ▶ 收听播客。
收听完整播客系列

SBS 新闻快报
墨尔本地铁隧道开通日遇示威活动 警方全面提升戒备
随着反移民游行及其反对者预计将在本周日同时现身墨尔本市中心,新出台的口罩管理规定及警方扩大的武器搜查权将迎来首次实地考验。
当天也恰逢墨尔本地铁隧道(Metro Tunnel)正式开通,市区将部署大量警力。
维州警方主管特洛伊·帕普沃斯(Troy Papworth)预计,活动可能吸引数以千计参与者,并表示警方将保持高度戒备,以防任何潜在风险。
他还表示,英国极右翼争议人士斯蒂芬·克里斯托弗·雅克斯利-伦农(Stephen Christopher Yaxley-Lennon),又名汤米·罗宾逊(Tommy Robinson),预计将以远程方式在集会上发言。
维州近日出台的新规允许警方在判断某人正在实施或可能即将实施违法行为时,要求其摘下面罩,而本周日将是相关新法规首次适用。

Pepper spray is deployed on protesters in Melbourne (Photo by Gemma Hubeek / SOPA images/Sipa USA) Source: SIPA USA / Gemma Hubeek / SOPA Images/Gemma Hubeek / SOPA Images/Sipa USA
警方也将首次动用扩大的武器搜查权限,该权限允许警员在无需搜查令的情况下设立指定区域,对经过的人进行搜查并扣押武器。
帕普沃斯表示,这类指定区域让警方可以更有效地在人员流动中排除风险物品。
瑞士游客在无巡逻海滩遭鲨鱼袭击 女子遇难 男子病危
新南威尔士州中北海岸凯莉海滩(Kylie’s Beach)昨日发生的致命鲨鱼袭击事件有了更多细节。
两名瑞士游客在克劳迪湾国家公园(Crowdy Bay National Park)一处无巡逻海域遭遇鲨鱼袭击。
路人尝试施救,但救护人员抵达时,遇袭的20 多岁女性已不幸身亡,男性则伤势严重。
紧急服务部门表示,有路人利用临时止血带帮助男子止血,可能在关键时刻挽救了他的生命。
该男子随后被直升机送往纽卡斯尔(Newcastle)医院,目前情况危殆。
麦格理大学自然科学学院的库勒姆·布朗(Culum Brown)教授分析称,过去几年中,鲨鱼袭击致死数上升至每年约三起。
他认为,这一趋势并非源自鲨鱼数量增加,而更可能与气候变化导致的鲨鱼行为和分布变化有关。
他同时指出,人为因素同样重要,如今前往海中活动的人数比以往更多,也增加了人与鲨鱼接触的几率。
环境法改革获推进 新法拟遏制土地清理与森林破坏
在绿党与政府达成参议院协议后,参议员莎拉·汉森-扬(Sarah Hanson-Young)表示,全国环境保护法正开启一项迫切的改革进程。
她认为,修订后的立法将有助于遏制失控的土地清理和森林破坏。
汉森-扬指出,相关谈判过程艰难,但结果将使自然环境获益。
她强调,这对森林、灌木丛及野生动物而言是积极进展,而对化石燃料行业来说情况则相反;她认为新法规将继续限制煤炭和天然气项目,使其进入更缓慢的审查轨道。
东南亚多国遭遇严重洪灾 死亡人数攀升
印度尼西亚、泰国和马来西亚当局正全力营救因严重洪灾而被困的居民,目前灾情已造成数十人死亡,仍有多人失踪。
过去一周的持续强降雨在泰国引发严重洪灾,已造成至少 33 人遇难。洪水在部分地区的水位高达两米,数万人被迫撤离,转移至临时安置中心避难。
降雨量在一天内达到 325 毫米的合艾市(Hat Yai)水势虽开始回落,但不少居民认为,当局在灾前并未充分提醒风险。
一名当地女子表示,相关官员原称水位可控,不会出现问题,但实际情况是在短短两三小时内便全面失守。
邻近的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Sumatra)死亡人数已升至 46 人;马来西亚也有两人死亡,当地民防人员正在加央(Kangar)通过船只协助居民撤离。
专家指出,虽然目前正值年度季风期,但研究已显示气候变化会导致更极端的降雨事件:大气升温令水汽含量增加,海水升温则为风暴系统提供更多能量,使暴雨更猛烈、风暴更强烈,从而加剧洪灾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