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住房拥有率下降 年轻一代为何购房难?

1127(1).png

Source: AAP / Darren England

年轻人的购房梦还有多远?澳大利亚住房拥有率整体下降,年轻一代的降幅更大,他们在置业时受到各方面的冲击尤为明显。专家分析,这一趋势不仅影响个人的生活和财富积累,也会影响社会结构和经济格局(点击播客,收听详情)。


住房拥有率和住房负担能力一直是公众关注的话题。澳大利亚卫生和福利研究所(AIHW)今年10月中旬发布的报告指出,据澳大利亚2021年——最近一次的人口普查数据,住房拥有率为67%,低于2006年的70%。

时间轴再拉长一点来看,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澳总体住房拥有率一直保持在67%至70%之间。而整体下滑趋势下,年轻一代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尤为突出;30 - 34岁群体的住房拥有率从1971年的64% 降至2021年的50%,25 - 29岁人群的住房拥有率从50% 降至36%。

该报告指出:“在过去十年中,房价一直是影响住房拥有权模式的关键因素,2011年12月至2024年12月期间,住宅均价翻了一倍多,从48.69万澳元涨至99.56万澳元……与购房相比,租房已成为许多人,尤其是澳大利亚年轻人在经济上更可行的选择。”

悉尼科技大学(UTS)建筑环境学院副教授葛馨博士(Dr. Janet Ge)主要研究住房可负担性、住房市场和房价,以及房地产技术的应用等,谈到澳大利亚住房市场现状时,她接受SBS普通话节目采访时指出,其显著特点之一是“供需结构上的失衡”。
2025-11-26_(2).p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Associate Professor Dr. Janet Ge Source: Supplied
她分析人口增长带来的住房需求以及房价上涨,截至今年3月的12个月内,澳大利亚人口增长1.6%(约42万人),“如果按每户2.5个人算,每年需要大概17万套房子”。

“政府目标是未来5年建造120万套房子,每年大概是24万套新住房。而由于建房审批和建造都需要时间,大概至少要一到两年去完成,这种滞后造成结构性供需失衡……由于需求增加,那么房价就会上升”。

她指出市场的一个变化,疫情期间部分家庭为更大空间转向郊区置业,但随着疫情结束,城市便利重新吸引购房者,城市土地紧缺推高房价上涨;贷款利率虽有缓和,但对于首次购房者压力仍大;此外投资者的入市和占据的优势也会对首置者带来影响,或令他们推迟购房计划。

谈到住房拥有率下降及年轻人受到影响最大的原因,葛馨副教授分析,除房价上涨之外,土地供给、投资房的政策、信贷和税收、购房初期成本、基础设施布局、人口增长和结构变化、生活习惯和观念转变等等,都在影响首置者、低收入家庭和年轻群体。

下图显示澳大利亚总体以及各州和领地自住房业主的平均贷款额。
1127(2).png
澳大利亚自住业主平均贷款 66.6 万澳元买房。 Credit: SBS News
“房价越来越高,他们就需要更多的年数去积攒首付;还有就是年轻人本身没有什么物业,也很难拿到贷款,所以二三十岁这代人受到的影响比其他群体更大,”她补充说,年轻人的文化观念和个人偏好也在影响他们的选择。

“年轻一代,目前来说他们不像传统认为有房子就很成功,一定要有一个稳定的住房环境,他们更注重于生活质量和就业机会,而并非是固定资产。”

此外,工资增长跟不上房价上涨速度、接受教育时间延长、延迟进入全职工作以及晚婚晚育等也被认为是令住房拥有率下降的原因,尤其是在年轻成人群体中更为明显。

购房渴望

尽管成本高昂,许多澳大利亚人仍在追求购房梦。

澳大利亚住房和城市研究所(AHURI)2024年11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提到,所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仅有近五分之一(19%)的私人租房者认为,租房满足了其住房期望,近五分之四(78%)的人还是渴望拥有自己的房产。

澳大利亚卫生和福利研究所指出,拥有自住房能带来长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葛博士分析住房拥有率下降的影响,不仅会影响个人的居住和生活,还涉及社会结构和财富格局,“肯定是有必要提升住房拥有率”。

“我觉得对于整个社会的结构和财富格局都会有影响,因为对于财富积累和代际不平等的这种状况会肯定会有加剧。拥有这个资产就越来越多集中在年长、有房的这一代人,那么就变成年轻群体慢慢、几乎就偏向于在租房的渠道上。”

2023年8月,联邦政府发布《代际报告》,揭示了越来越多澳人在退休后没有自己的住房,这迫使他们动用政府福利养老金或依靠养老金支付房租,从而对预算造成压力。

葛馨表示,拥有住房不仅是很多家庭财富积累的主要来源、有助抵抗金融风险,也能减少年轻人对租赁市场的依赖,提升居住稳定和社区建设。

与此同时她也强调,在较高房价和较高债务的环境下,如果过高追求自有房,也需警惕可能会带来的家庭债务和风险。她也呼吁继续完善租赁市场权益保障。

她认为,可以通过简化住房审批、建造可负担住房和共享产权房、为首次置业者提供税收优惠和利息折扣等措施来支持住房拥有率的提升。

政府推出一些措施和财政支持帮助民众购房,主要包括住房担保计划、首次置业者补助计划、首次置业超级储蓄计划等,为符合条件的购房者提供支持,帮助他们用较少的首付购买住房。

点击播客,收听采访详情。
采访内容仅为嘉宾观点。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订阅Mandarin。您也可以通过YouTube、Apple Podcasts、Spotify等平台随时收听SBS普通话音频内容。请在YouTube、X、Instagram、微博和微信平台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

spk_0

您正在收听的是SBS广播中文普通话节目,更多节目内容请浏览sbs.com.au/mandarin或下载应用程序SBS Radio App。

Dr Janet Ge

年轻人的工资,你相对于已经工作了十几二十年的那些群体来说,相对要比较低,涨幅也相对比较低,你要存首期的这一笔钱,他们要花很多年,还有一点就是年轻人嘛,本身就没有物业,没有什么可以拿来做抵押的。职业的话,也很难、有不确定性,你要拿到贷款也相当相当不容易,所以这样就会造成了二三十岁的这代人的影响会比别的地方要大。

Dr Janet Ge

除了对个人的居住的环境、条件有影响外,我觉得对于整个社会的结构和财富格局都会有影响的。因为对财富的积累和代际的不平等的这种状况肯定会有加剧的,拥有这个资产呢,就越来越多的集中在年长的有房的这一代人,那么就变成了年轻的这个群体呢,就慢慢、几乎就偏向于在租房的渠道上。

SBS记者Ivy

住房拥有率和住房负担能力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澳洲卫生和福利研究所今年10月发布的报告指出,据澳洲2021年也是最近的一次人口普查数据,住房拥有率为67%,这低于2006年的70%。整体下滑的趋势下,年轻一代受到的影响尤其明显。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以来,澳洲的整体住房拥有率一直保持在67%到70%之间,但是30到34岁群体的住房拥有率从1971年的64%降到了2021年的50%,25到29岁年轻人的住房拥有率从50%降到了36%。上涨的房价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什么在影响购房?对于个人、社会和经济带来哪些影响?又能如何提升居住的保障和住房拥有率?悉尼科技大学副教授葛馨博士(Dr Janet Ge)接受SBS普通话节目的采访,分析了澳洲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和住房拥有率。

SBS记者Ivy

葛博士您好!从整体来看,澳洲住房市场它目前最显著的特点还有趋势是什么样子的?能不能请您先和我们分析一下?

Dr Janet Ge

澳洲那个住房市场目前有几个比较显著的特点,第一个就是我们说是供需结构上的一个失衡吧,因为澳洲每年人口增长的情况大概是1.6%,比方说是从今年3月底计算(过去一年)的话,我们2025年增长的人口大概是42万多。如果说按照每家每户的人口是2.5个人算,每年就需要大概有17万套房子,但是由于建房的审批需要时间,建造也需要时间。大概至少要一年到两年去完成,那么这种滞后造成了结构性的那个供需失衡,所以就导致了供给不足,由于需求增加,那么它的房价就会上升。虽然政府在目标上他们是在未来五年要求建造120万套房子,由于这个新住房的建造是需要时间的,所以至少在几年才能够看到这个效果,尤其是这个瓶颈可能会持续到2026年。还有一个结构性的变化,就是在新冠的时候,很多家庭购房考虑到郊区去买房子,拥有大一点的地,有可以有一些活动的空间,随着疫情已经结束了那么多年。有一些家庭的话就不会往郊区,他们还在寻找生活方便的城镇。由于城市内的边缘这边的那个土地还是比较紧缺的,所以造成这部分的房价还是会增加的。另外房价虽然是,前几年房价好像比较便宜是由于各种原因,但是目前的房价还是在上升,不过这上升的趋势还是比较缓慢的。而且不同的地方它的上升趋势还不一样,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那个利率开始降息了,所以说贷款利率也有所缓和了,相对对于购房者来说,他们的贷款的能力和还款的能力也会增强,这样的话也会刺激了一些购买力吧,但是对于首次购买者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另外就是在租金市场上的话,早两年租赁市场还是比较紧张的,租金不断增长,但是从今年的趋势看,租金增长的情况已经放缓了,但是那个空置率还是比较低的,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个在投资房里面还是有一个吸引力。由于投资者跟这个比方说首次置业者这么去竞争,投资者的优势会大很多,这样也就会有让房价上升的这种空间。根据这种情况,房价高、贷款成本也比较高、有房源又有些在中心地方比较少,所以的话,对首次置业者是还是很困难的,可能会就导致他们推迟购买房子,他们就延长他们在租赁市场上的那种状况,这个是大概这个市场的趋势,目前状况。

SBS记者Ivy

过去几十年,澳洲的住房拥有率其实是在下降的,那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房价是其中的一个原因,那您认为还有其他一些什么因素会影响人们的购房机会?

Dr Janet Ge

除了房价的上涨导致了自有房率的下降外,就是刚刚提到的一个土地的供给方面,还有一个投资房的政策方面、信贷的标准和税收等这些方面共同都会对自住房的拥有率会有影响。另外由于通货膨胀也是增加很大,所以你购买房子要支付的不单是房价的问题,你还要给印花税、保险、交易费用,这些购房的初期的成本也在不断上涨,所以这也造成了年轻家庭或者是首次置业者,更加难进入到房价的市场上。此外还有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一些新的地方还是比较滞后的,因为现在很多的新房子都在相对比较新的区,目前为止没有建好基础设施的情况下,他就会减少这种购买欲,那么要去基础设施建好的地方去买的话,成本又太高,房价又太高。还有一个就是土地供应规划的限制方面,政府有一个叫城市增长的边界线,这样的话无形中就减少了一些土地的供应,这样也会推高了房价。另外一个就是税收方面,像负扣税、资本利得税的折扣,还有自我管理的养老基金这些政策说是对投资者都是比较好的,他们占据了竞争的优势。对首次置业者、低收入家庭进入市场的这种能力就会削弱,所以也就会导致受到影响。信贷来说这两年是比较突出的一个原因,如果说年轻的群体他们本身的职业不稳定或者是低收入家庭的收入不稳定,他们的贷款的资格就会削弱。另外这个生活习惯,比方说很多人他们不结婚或者是推迟结婚年龄,目前的family size(家庭规模)的减少,另外就是人的寿命也在增加,年老的家庭他们持有的这种房子的话,他们就不会拿出去卖,这样的话减少了市场的流通性,就会push需求是增加的,这样的话年轻人购买的机会也会减少。

SBS记者Ivy

也就是说,年轻的一代,他们其实受到的影响是最大的。就我们从那个数据来看,除了一个肯定是收入方面,还有积蓄方面,那在您的观察还有在您的研究当中,会不会说还存在着一些其他原因,比如说文化或者是观念方面的,也请您分析一下。

Dr Janet Ge

从文化方面,我觉得也是会有影响的,年轻一代目前来说,他们不像我们传统的认为有房子我就很成功了,我要一定要有一个稳定的住房环境,他们更注重于生活的质量啊和就业的机会,而并非是固定的资产。另外,有的年轻人不愿意被长期的贷款所束缚,他们就觉得租房子能够接近城市中心、获得就业机会、获得教育和生活便利,他们就会宁肯租房子住。另外就是每年好像是只给五万、六万吧,这个新的住房政策不是给所有的人。像这种情况下的话,那么就逼得很多年轻人他们就还是要租房。年轻人的工资,你相对于已经工作了十几二十年的群体来说,他们工资相对要比较低,涨幅也相对比较低,要存首期的这一笔钱,他们要花很多年。还有一点就是年轻人本身就没有物业,没有什么可以拿来做抵押的,职业的话也很难、有不确定性,你要拿到贷款也相当相当不容易,所以这样就会造成了二三十岁这代人的影响会比别的地方要大。

SBS记者Ivy

我们现在是看到这种住房拥有率在下降,那对社会还有经济肯定是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在您看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特别是对年轻一代,还有我们刚才说的一些长期的租房者和一些低收入的家庭。

Dr Janet Ge

除了对个人的居住的环境、条件有影响外,我觉得对这个整个社会的结构和财富格局都会有影响的,因为对于财富的积累和代际的不平等的这种状况会肯定会有加剧的。拥有这个资产就越来越多集中在年长的、有房的这一代人,那么就变成了年轻的这个群体,就慢慢、几乎就偏向于在租房的渠道上,这样的话,就造成了这个社会的这个结构上就变成了一个资产阶层、一个租房阶层的两极的、分化的这种状况。另外就是从经济稳定和金融风险这方面,如果说房价高企,那个财富都集中在有房的这一代,如果任何的经济波动,比方说利率的变化,还有那个偿还能力的影响,那么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就会比较大。对于租房的这个群体来说,由于长期缺乏了这种叫做住房的预期和那个流动性的下降、生活的不稳定,因为这样的话,他们的生活的不稳定性就会增加,就会对他们的社会心理的影响就会有很大关系,一个就是他们没有房子可能就延迟了家庭的组建,这样的话,人口和结构的社会稳定性就会受到影响。此外由于短期的租房不确定性,然后租金每年还不断增加,这样的话他对于这个生活的满意度也会下降,财务的焦虑,也影响到社会的凝聚力。那么短期的这种租金的这种政策其实应该有一个改革,另外政府可能应该重新思考一下住房的一些政策,比方说有什么办法去促进购房、保障居住权和租赁的这种安全,或者是长期的租赁市场的开发可能会对社会的公平性会更好一些。

SBS记者Ivy

在目前的这种住房市场的环境下,您认为是不是有必要去提升年轻人或者说是整体人口的住房拥有率。如果说是有必要的话,那比如说有什么样的政策或者说什么样的措施是能够比较有效去支持这一目标,但如果说就让市场自己去调节就好,那怎么去寻找一些替代的途径去帮助有需要的人群?

Dr Janet Ge

个人觉得,我觉得是肯定是有必要提升住房的拥有率的,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住房拥有是很多家庭的目前的财富积累的一个主要来源。因为有了房子的话,房价增加,他的资本就增加,将来他退休了或者是市场变化,他有这个房子就可以帮助他去维持生活,比方说卖了房子,他有足够的资金去维持自己的,比方说退休或者是抵抗的那个金融风险。这种自有住房率增加了以后,也可以减少年轻人对于租赁市场的这种依赖性,另外一个就是从社会的稳定和居住安全方面去考虑,拥有更多的自住房,这样的话,人们的居住得到了稳定,减少了他搬迁的频率,可以比较有利于社区的一个建设、家庭的稳定。但是在这个比较高房价、然后又比较高的这种债务的环境下,如果说过高地追求自有房,那也是不是那么科学的。因为你这样的话,就会造成了家庭的负担、风险,所以就是说在一个我们这样的社会,就是说比较成熟的租赁市场和租赁权益要保证比较好的这个情况下,其实住房并非是唯一的一个选择,当然这要在政府有一套比较好的租赁权益的保证的这种情况下,那租赁市场的环境才能够体现。至于说有什么有效的政策可以支持这些住房的拥有率的,那当然现在已经有了政策了。但是还有一些,其实政府和一些开发商可以建造一些可负担性的住房和共享产权房。住房拥有率吧,你不一定是马上进入百分之百的房屋的拥有资格,同时的话你也居住在这个房子里面,你慢慢地根据你的收入情况,就不断把这个按百分比来增加你的房产权。在供给方面的话,比方说要更快地就是简化一些审批过程,另外就是在建造的户型上,比方说中小户型这样供给。在一个建造过程中,也可以利用一些比较节约的材料,当然在保证安全和符合建造标准的情况下,这样的话就让房子相对便宜一些。税收方面目前对投资者,比方说negative gearing(负扣税)、capital gains tax(资本利得税)这些都对投资者是有利的,但是对于首次置业者来说,他们是否也可以有这样的政策,比方说提供税收的优惠、利息的折扣。另外就是控制一些炒房、那个投机者的这些政策的影响,减少对市场这种价格的影响,这种政策我觉得也是很有必要的。

spk_0

了解澳洲,融入澳洲,欢迎登录sbs.com.au获取更多澳大利亚新闻和资讯。

END OF TRANSCRIPT

分享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