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咖啡之都墨尔本,来自云南的中国留学生郑雅丹第一次在咖啡店里看到云南特调咖啡时,一股亲切感油然而生。
“我在云南从小到大都会听到像云南小粒咖啡这种品种……(在墨尔本看到云南咖啡)心里当然是蛮骄傲的,觉得云南咖啡豆也受海外人士喜爱。”
近年来,随着云南咖啡豆在国际市场上兴起,越来越多澳大利亚的咖啡店也开始使用云南咖啡豆。
“据我了解,当地很多做咖啡brunch的店,现在都是用云南的豆子去做一个拼配,”郑雅丹告诉SBS普通话。
据中国官媒新华网数据,云南咖啡2024年出口量达3.25万吨,同比增长358%,主要出口至荷兰、德国、美国、越南等29个国家和地区。
来自云南普洱的留学生郑雅丹注意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墨尔本咖啡店开始使用自己家乡生产的咖啡豆。 Source: Supplied / Xingtu
“年出口量近100吨”
尽管澳大利亚的咖啡豆主要来自巴西、哥伦比亚和越南,但使用云南咖啡豆制作flat white并不是一件新鲜事。
据云南普洱当地咖啡出口商许玥介绍,自2015年开始,该公司就开始接到澳大利亚的订单,2021年最高峰时,年度出口量达到近100吨。
最高峰的时候澳大利亚我们每年有五个柜,19.2吨一个柜,一年的话是96吨。云南普洱咖啡出口商许玥
她说,这两年由于云南咖啡价格上涨、加上中国国内需求量增加,来自澳大利亚的订单减少,但近期,精品咖啡的出口有恢复的趋势。
她补充道,目前,其公司主要出口国是美国、英国和新加坡:“像近期我们要走的是半个柜,发到布里斯班。”
云南普洱咖啡出口商许玥说,自2015年起,该公司就开始向澳大利亚出口咖啡豆,高峰时每年出口量近100吨。 Source: Supplied
“云南豆它的醇厚度会比较高,如果它和埃塞豆拼配的话,做奶咖、做意式浓缩它就可以弥补埃塞豆子醇厚度不够的问题。而埃塞豆的花香非常的足,它就可以平衡云南豆这方面的缺陷,所以它们两个的结合非常好。 ”
云南咖啡历史
云南种植咖啡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世纪末期,由法国传教士引入,至今已有130多年。
最初,咖啡只是作为传教士和少数外国商人的饮品,种植规模很小、直到2000年后,咖啡文化在中国兴起。目前,云南咖啡豆占中国总产量的95%以上。
云南目前种植最广泛的是卡蒂姆(catimor),属于提姆(Timor)和卡杜拉(Caturra)的杂交。
和其他产地的咖啡豆相比,云南咖啡豆的个头较小,被称为“小粒咖啡”。

云南种植咖啡豆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Credit: EPA
“大家所熟知的普洱是普洱茶,因为普洱市有很多茶山,但是它的土壤、气候环境以及海拔,其实也是很适合去种咖啡的,”她说。
普洱市政府表示,目前,当地约有27万名咖啡种植户和行业从业者。这里也是多个咖啡巨头在中国的原料主产区。
当地低纬度高海拔、温差大等地理特征也造就了云南咖啡豆略带果酸的独特风味。
墨尔本居民覃佐聚在云南昆明经营一家咖啡店,他说,每一块田地种植出的咖啡豆口味都不尽相同,附近农作物也会影响其风味。
“像云南这一块的话,茶叶非常多,还有其他很多的热带水果,这些作物会影响到咖啡豆出品的整个风味。 ”
“云南豆子最大的优势是它风味的独特…… 真正喝咖啡的人,会去特意的搜寻一些不一样的咖啡豆,做一个体验。”

常住墨尔本的覃佐聚在云南昆明开了一家咖啡店,他说,云南咖啡豆最大的优势就是其独特的风味。 Source: Supplied
把澳洲咖啡价格打下来?
近年来,澳大利亚咖啡豆的主要来源国、世界上最大的阿拉比卡豆产地巴西由于极端恶劣天气,咖啡豆产量下降,导致阿拉比卡生豆价格创下新高,国际咖啡价格不断上涨。
那么,使用云南咖啡豆能把澳大利亚咖啡价格“打下来”吗?
普洱咖啡豆种植业者蓝天才告诉SBS普通话,云南咖啡豆的价格和其他产地的咖啡豆差别不大,其中,商品豆价格略低于国际期货价或与其持平,而精品豆的价格则要“贵个几块钱”。
他说,云南正在从种植杂交的卡蒂姆豆向纯种阿拉比卡豆转型,走精品手冲咖啡路线。
“它(卡蒂姆)的特点是产量稳定又高,抗病能力又强,但是风味要求没那么高。 但现在大家开始关注纯种的阿拉比卡……它的产量虽然低,但是它的风味、口感非常好。”
蓝天才在云南普洱从事咖啡种植行业已经八年。 Source: Supplied
“整体的价格其实跟哪一个地方的豆不太有关系,不管你是非洲、巴西还是云南的豆,都会跟着这个趋势去。”
进军澳洲市场的挑战
覃佐聚表示,云南咖啡豆正在打开澳大利亚市场,但想要在这座咖啡之都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仍面临挑战。
他说,手冲是最能展现云南咖啡豆风味的方式,但这和当地人喝咖啡的习惯不符。
“我觉得本地人更倾向于喝的还是像美式、拿铁,或者是espresso这一类的咖啡……除非是周末,他们有时间去坐下来吃一个brunch,其他更多的时候,可能还是选择在店里拿一杯,我立刻走。”
“如果让澳大利亚人来接受云南的咖啡豆的话,可能在烘焙度上面,咱们得相应的做一个调整。”
另一位云南咖啡出口商、荷兰人马丁(Maarten Hol)告诉SBS普通话,尽管云南咖啡近年来获得了很大关注度,但在国际市场上知名度仍有待提高。
“对于烘焙商而言,采购云南咖啡存在风险,因为市场对这种咖啡缺乏认知。”
“但同时,这也是一种优势,因为它对消费者而言具有新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