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最新報告發現,原住民患者在醫院獲得良好醫療體驗的機率,低於非原住民患者,但如果有原住民的職員則能帶來顯著的改善。
2024 年,60%的原住民病患將他們的醫療護理服務評為「非常好」;相比之下,67%的非原住民病患給了相同評價。
報告也發現,原住民患者在住院期間表示其文化或宗教信仰「總是受到尊重」的比例,低了14%,而認為醫護人員能以他們理解的方式解釋病情者,比例也低了11%。
這份由「衛生資訊局」(Bureau of Health Information)發佈的報告,是由超過12,000名原住民,就他們於2019至2024年間,在新州接受的醫院護理服務的意見。
「回饋」是引導改進的重要一環
衛生資訊局署理行政總裁羅威爾(Hilary Rowell)表示病人的意見回饋,有助於醫院及醫療系統找出需要改進的地方。
在接受澳聯社訪問時表示:「病人的回饋是整體醫療服務品質中不可或缺。」
「有證據顯示,如果病患能獲得更好的就醫體驗,特別是在感受到被尊重、能夠參與醫療決策方面,他們的健康結果也會更理想。」
報告指出,超過四分之一(28%)的原住民患者在過去12個月裡,即使需要就醫,也選擇避免前往醫院。
這比例比 2022 年的 36% 有所改善。
在病患覺得自己受到醫院員工不公平對待的比例方面也有進步:2024 年的調查中有 6% 的病患報告曾經遭遇不公平對待,而 2023 年這一比例為 8%。
有原住民職員對病患醫療體驗有正面影響
羅威爾表示有幾項指標與病人對醫療的高評價關聯最為密切。
「病患告訴我們……當他們覺得自己的醫療照護安排得井井有條,而且醫護人員、醫生及護士都很友善、合作良好時,他們在醫院的整體體驗會更好。」
獲得原住民健康職員支持的病患,也更可能反映正面的醫療經歷。
五分之四的病人表示,他們「總是」友善並充滿關懷;相比之下,沒有獲得相關支持的病人中,只有 69% 有相同感受。
羅威爾表示:「在那些曾經獲得過原住民健康職員支持,或至少被提供支持的原住民病人當中,有 71% 表示他們在出院後獲得了足夠的資訊,能幫助自己在家中管理健康狀況;但在沒有獲得這種支持的病人中,比例僅為 56%。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