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與澳洲銀行業協會發聯合聲明,提醒澳洲人不要參與一種被誤認為是「無害犯罪」的行為,成為所謂的「錢騾」(money mules),「錢騾」是指為別人轉移或處理非法得來的資金。
根據澳洲聯邦警察(AFP)最新警告,許多澳洲人有意或無意間成為了「錢騾」,讓罪犯透過他們的銀行帳戶轉移非法資金,使這些資金看似合法。
這些「錢騾」一般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協助罪犯,讓非法資金進出自己個人帳戶,部份甚至選擇出租或出售自己帳戶,以換取報酬。
澳洲銀行業協會(Australian Banking Association)數據顯示,2024年財政年度,澳洲主要銀行關閉近13,000個可疑帳戶,高於前一年的9,000個。增幅與偵測能力提升,以及銀行與執法機關的情報共享更緊密。
據了解,這些「錢騾」通常會收取200至500元的報酬,另加10%的資金轉帳佣金。
澳洲銀行業協會行政總裁布萊(Anna Bligh)表示,「錢騾」帳戶是詐騙集團犯案模式中的關鍵一環,銀行正專注於識別、調查並關閉這些帳戶。
她說:「出租或出售個人銀行帳戶看似無害,但可能在無意中,幫助詐騙者欺騙你的家人或相熟朋友,不要讓罪犯利用你的帳戶獲利。」
她又指「你可能正在被利用,幫助掩飾或隱瞞犯罪活動所得的資金」,強調如果看到有人在刊登廣告,或主動聯絡想租用或購買銀行帳戶,必須遠離。
根據澳洲聯邦警察的說法,罪犯透過社交媒體、通訊軟件、遊戲平台、聊天論壇、網上廣告,甚至以面談途徑,鎖定澳洲人作為目標。
以下是三種常見招募「錢騾」的方式:
求職詐騙:針對求職者,提供看似輕鬆高薪的工作,要求申請人提供澳洲銀行帳戶以轉移資金,並承諾可獲佣金。
威脅詐騙:詐騙者聲稱受害者若不協助轉帳資金,將面臨刑事指控,甚至被捕。
愛情詐騙:詐騙者在網上與對方建立感情關係後,要求對方將資金轉帳到其他帳戶,通常是海外戶口。
此外,越來越多犯罪集團要求「錢騾」,將資金轉至加密貨幣交易所、自動櫃員機(ATM)或使用全球轉帳應用程式,以增加偵查難度。
這些情況下,「錢騾」會被指示從個人帳戶中提取現金,然後透過自動櫃員機存入,資金實質被轉至由罪犯控制的電子錢包。
根據Scamwatch數據,去年經由銀行轉帳詐騙所造成的損失,高達1億4,170萬元。
澳洲聯邦警察偵緝總警司安德森(Marie Andersson)指,出租、購買或出售銀行帳戶資料均屬違法行為。「你的帳戶可能正在用來存放來自詐騙、勒索、毒品交易,甚至恐怖主義的資金。」
「如果罪犯獲得你的銀行帳戶和個人資料,會利用這些資訊進行其他犯罪活動,可能讓你捲入他們的非法行為中。」
在澳洲,洗黑錢是一項嚴重刑事罪行,最高可被判終身監禁。
2025年4月,一名在雪梨的女子,因將10個銀行帳戶出租給一個越南洗錢集團,而被判入獄。這些帳戶共涉及380萬元犯罪所得的資金,並轉移至海外。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