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公署也被冒充 騙徒扮職員套取個人資訊

當局發現有騙徒正在冒充消費者機構的人員,企圖竊取個人資訊。

A woman is speaking on the phone while seated in front of a laptop at a desk.

消費者公署表示,他們的職員不會透過官網公開的電話或電子郵件來聯絡市民。 Source: Getty / ChayTee

澳洲競爭及消費者公署(ACCC)旗下的的全國反詐騙中心警告,有騙徒冒用該公署的電話號碼,並冒充相關職員致電,向受害人套取個人資料。

中心表示,和公署官網一致的來電顯示是「偽造的」,公署職員不會使用公開列出的電話號碼來撥打電話,也絕不會透過電話或電子郵件索取密碼、銀行資料或安全問題答案等敏感資訊。

公署副主席洛伊(Catriona Lowe)表示:「騙徒偽裝他們的電話號碼,使其看起來像是從某個值得信賴的組織——包括 ACCC 這樣的政府機構——打來的,以欺騙市民接聽電話並分享個人資訊。這是一種幫助騙徒隱藏真實身份並冒充可信機構的策略——旨在降低你的警惕性。」

中心接獲報告,騙徒透過電話索取敏感資訊,濫用 ACCC 英文縮寫來冒充不相關的組織,或使用英語以外的語言。

公署強調,他們的服務不收取任何費用,也不會要求或強迫對方保持通話,更不會聲稱要對方「立即採取行動」。

如果來電者出現以上任何情況,則可能是詐騙電話,建議掛斷並舉報。公眾接獲任何騙案都應向 ScamWatch 報告。

如果不慎向對方提供了個人資訊,可撥打 1800 595 160 聯繫 IDCARE 並立即聯繫自己的銀行,防止資金被轉移。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Published

By Jessica Bahr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