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逝世 享年103歲

中國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於北京逝世,享年 103 歲。

中國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於北京逝世,享年 103 歲。

中國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於北京逝世,享年 103 歲。 Source: AAP

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振寧,因病於 10 月 18 日在北京逝世,享年 103 歲。

清華大學發文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楊振寧先生,校方官網亦隨即轉為黑白色,以示哀悼。

楊振寧 1922 年 10 月 1 日出生於安徽合肥,1929 年隨父母移居清華園。1938 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1942 年入清華大學研究院,1944 年獲理學碩士學位。1945 年,他以清華大學留美公費生身份赴芝加哥大學深造,1948 年獲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翌年進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1952年成為永久研究員,1955 年任教授。

1956 年,楊振寧與物理學家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推翻當時物理界認為宇宙左右對稱的傳統觀念,並因此獲得 1957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首批華人諾獎得主之一。楊振寧與李政道曾是極為親密的合作夥伴,但後來因論文署名次序及理念分歧而決裂。楊振寧其後接受訪問時形容,兩人分裂的痛苦「與婚姻破裂」同等。

除「宇稱不守恆」理論外,楊振寧亦與美國物理學家米爾斯(Robert Mills)合作提出「楊-米爾斯規範場論」,成為 20 世紀理論物理學最重要的基石之一。
20251018114661036534-minihighres.jpg
Source: AAP
1986 年起,他應邀出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1997 年受聘為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現名高等研究院)名譽主任,1999 年起擔任清華大學教授。

2003 年起,楊振寧正式返回中國定居,致力於人才培育及中外學術交流,被譽為推動中國現代基礎科學教育的重要推手。他曾說:「我一生最大的貢獻,是幫助中國人克服了多年來覺得自己不如別人的心理作用。」

楊振寧一生的研究領域橫跨統計物理、粒子物理與量子場理論等多個範疇,貢獻深遠。

他一生有過兩段婚姻。1950 年與杜致禮在美國結婚,兩人共度半世紀,直至杜致禮於 2003 年離世。翌年,當時 82 歲的楊振寧迎娶 28 歲的翁帆,年齡相差 54 歲,這段婚姻曾引發社會熱議。對此,楊振寧形容翁帆是「上帝恩賜最後的禮物,讓我的老靈魂重回青春的歡喜」。

楊振寧一生學術成果卓越,開創了現代物理學的重要理論,見證了中國科學教育的歷程。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Published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