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甚至發現,42%的受訪者指出,他們的託兒中心每天都低於法定最低人手要求。
這項調查是在一名墨爾本幼兒照護員工被控超過 70 項罪名(包括性侵)後公佈;同時,澳洲廣播公司的長期調查亦揭露了行業中以盈利優先、高於照護品質的種種問題。
READ MORE

26歲男子被控於墨爾本多間託兒中心性侵幼童 涉超過70項罪名
工會早教部主管史密夫 (Carolyn Smith) 表示:「在審視墨爾本事件的悲劇時,我們也必須聽見教育工作者所發出的警號。」
她指出,幼教人員報告稱,兒童經常得不到情緒支持、缺乏足夠監督以防自我傷害或傷害他人、也無法獲得適當教育。
一名來自維州的受訪者表示:「我甚至無法保證孩子和我自己的安全。我每天都感到悲傷、不安全、充滿壓力。」
調查顯示的四大關鍵問題:
- 75%:兒童未獲情緒支持
- 72%:兒童受傷或傷害他人事件增加
- 69%:教育品質下降
- 64%:有特殊需求的兒童被忽視
在墨爾本一間大型營利機構任職的教育工作者蘇頓 (Preeti Soodan) 表示,託兒中心工作人員被賦予過多責任,不僅要教學,還要處理清潔與行政工作。
「我們每天都要戴上不同的帽子,我們是教育者、領導者、監督者、行政人員。我們不只教孩子,還要擦桌子、清理,並提供情緒支持。」
蘇頓擁有超過十年教學經驗,曾在澳洲與印度任教。
她指出:「我們被視為『高級保姆』,而非真正的教育工作者。」
她強調,神經科學顯示90% 的大腦發展在 5 歲前完成,這突顯了幼教職業的重要性:「我們在培育年輕的大腦,培養澳洲未來的根基。」
針對「屋簷下人力比率」漏洞的批評,工會調查亦指出,83% 的工作人員表示託兒中心經常利用一項稱為「屋簷下比率」(under the roof ratio)的漏洞來規避人手要求。
所謂「屋簷下比率」的運作方式:
- 比例計算以整個中心為單位,而非每個教室
- 例如一個有 12 名嬰兒的房間,法定需 3 名照護者
- 但中心可能只在該房間配置 2 人,另 1 人在其他房間工作,卻仍一併計入「在屋簷下」
這做法違反了《全國品質框架》(National Quality Framework)及州級監管要求。
史密夫指出:「這本是為了因應日常變動所設的彈性措施,但如今已被過度使用,導致教育者經常處於人手不足的情況。」
特殊需求兒童增加 安全更難保障
即使表面上符合人手比例,對有特殊需求兒童的支持不足仍令安全風險上升。
- 78%:表示所在房間有特殊需求兒童
- 79%:表示缺乏足夠的支援教育者
- 77%:表示因此發生更多安全事故
政府與行業回應
聯邦早期教育兼青年事務部長華殊(Jess Walsh) 表示,調查結果「非常令人擔憂」。
「業界人士必須遵守最低人手規定,確保提供安全且優質的早教服務。」
她表示,聯邦政府已撥款 36 億澳元 作為薪資提升計劃,行業人手短缺也已有所改善。
代表營利業者的遊說團體澳洲託兒聯盟(Australian Childcare Alliance)則回應稱:「我們無法對一項沒有數據透明度的調查發表評論。但業界必須遵守所有法規與品質標準,這是不能妥協的。」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及節目重溫。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