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海洋科學研究所(Australian Institute of Marine Science)最新的調查顯示,一場全球性的珊瑚大規模白化事件發生,令大堡礁部份區域的珊瑚覆蓋率大幅減少,比較覆蓋率最高的時候,跌幅高達三份之一。
位於昆州海岸外、對熱極為敏感的熱帶生態系統,其硬珊瑚覆蓋率發生 40 年來最嚴重的減幅,主要是因為於 2024 年海洋溫度的急劇上升。
調查未納入 2025 年初最新確認的白化事件,事件不僅影響了大堡礁,亦影響西澳沿海的其他海洋生態系統。
白化事件增加
報告共同作者切卡雷利(Daniela Ceccarelli)表示對日益增加的白化事件感憂慮。「這種接連發生的事件,在過去是完全沒有出現。」
特性「快速生長和最先滅絕」的鹿角珊瑚 (Acropora coral) 物種佔據大部份,這些快速成長的珊瑚在災後若有空間,能迅速恢復,因此過去調查中,它們是珊瑚覆蓋率創下新高的主要功臣。
切卡雷利博士將這些珊瑚比喻為叢林大火後最先冒出的草和灌木。她解釋:「如果你從空中看下去,你會說『一片綠意,看起來不錯』」,「但樹還沒有長出來。」

有專家表示對日益增加的白化事件感憂慮。 Credit: AAP
熱力抑制珊瑚恢復能力
隨著熱力事件越來越頻繁,讓較為堅韌但成長緩慢的珊瑚難以立足,切卡雷利警告,這種「崩潰-快速恢復」的循環正變得越來越常見。
「問題是,在到達一個無法恢復的低點前,這樣的情況可以持續多久?我們無法確定,但令人擔心的是,熱浪之間的時間越來越短。」
珊瑚對熱力特別敏感,當水溫過高時,珊瑚會將體內的共生藻類排出,使珊瑚變得全白。
雖然珊瑚在白化後仍有機會恢復,但這是受到壓力的表現,情況嚴重可能導致珊瑚死亡。
氣旋與棘冠海星爆發也會對珊瑚礁造成損害,但澳洲海洋科學研究所指出,氣候變遷導致的海洋暖化是造成 2024 年珊瑚覆蓋率減少的主要原因。

雖然珊瑚在白化後仍有機會恢復,但這是受到壓力的表現,情況嚴重可能導致珊瑚死亡。 Credit: AAP
對珊瑚礁健康進一步惡化的擔憂
一項國際認可的珊瑚礁健康指標指,整個熱帶海洋生態系的珊瑚覆蓋率均有下跌,其中南部地區的跌幅最為明顯。
南部地區的珊瑚覆蓋率從 38.9% 降至 26.9%,下跌近三份之一。在Cooktown以北,珊瑚覆蓋率約下滑了四份之一。中部地區的硬珊瑚面積則縮小近 14%。
即便跌幅驚人,但由於先前基數很高,整體珊瑚覆蓋率仍接近長期平均水平。
澳洲海洋科學研究所行政總裁斯蒂德(Selina Stead)表示,氣候變遷引起的海洋暖化明顯對珊瑚礁造成破壞。
「全球珊瑚礁的未來,取決於有力的溫室氣體減排措施、對當地與區內壓力的管理,以及協助珊瑚礁適應與在受氣候影響中恢復的方法中發展。」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