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萬澳洲人可能活在衛生貧窮(hygiene poverty)中,許多人難以負擔一些基本個人衛生用品,包括肥皂、牙膏和止汗劑等。
根據慈善機構 Good360 Australia 的委託研究,大約八份之一的人最近因要負擔購買其他必需品,而未有購買個人衛生或清潔產品。
機構總經理柯文頓(Alison Covington)表示「我們的研究揭示了一個令人心碎的現實——數百萬澳洲人連最基本的日常用品都買不起,」
衛生貧窮(hygiene poverty)是指市民無法負擔日常衛生必需品,如肥皂、洗頭水、牙膏、止汗劑、家用清潔用品及女性衛生用品等。
柯文頓指「衛生貧窮會導致人自尊心低落、尷尬與羞恥,並讓他們難以維持健康」,「這會對人的心理與身體健康造成毀滅性的影響。」
柯文頓指,無法負擔基本需求的人,往往會避免參加社交活動,甚至逃避上班或上學等責任。
這個全國性的調查涵蓋1000名具代表性的受訪者,結果發現每七人中,就有一人在過去六個月無法負擔清潔用品,而每八人中,就有一人首次經歷衛生貧窮。
另外,還有19%的受訪者擔心他們很快也會無法負擔衛生或清潔用品,而12%的人正首次經歷衛生貧窮。
女性與年輕人更容易受到影響。近三份之一的年輕人及21%的女性表示擔心無法負擔必要的衛生和清潔用品,而相較之下,男性的比例為16%。
位於雪梨西南部的Liverpool女性健康中心,每年協助超過5000名女性,中心發現肥皂、止汗劑和女性衛生用品等個人用品需求極高。
中心行政總裁邁耶(Kate Meyer)表示「一些你不會預期需要肥皂或止汗劑的女性,都會來取用。」
邁耶提到,中心的一位年長客戶在獲得成人尿片時「感激涕零」。
邁耶指「這對我們來說真的很震驚,因為這些是她日常生活所需的東西」,「這些東西不應該讓她感到這樣的難得」,「應該是她每星期去超市就能輕易買到的基本用品。」
Good360 的是將未售出的消費品轉送給慈善機構和弱勢學校,幫助有需要的人,並避免這些物資最終被送去堆填區。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