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歲月】有明確目標的老年生活

退休後的生活可成為一個黃金時期,令我們可以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更自由地追隨真實的使命,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找到目標。

有明確目標的老年生活:科學怎麼說?

有明確目標的老年生活:科學怎麼說? Source: SBS

當我們日漸衰老,我們應該如何找尋找目標,並且實現目標?

人老心不老

72 歲的沃格夫琴科 (Serge Voloschenko) 本身是一名經濟學家,中年攻讀醫科,成為足科醫生。

踏入老年的他,依然活躍於社區,除了擔任俄羅斯慈善協會主席,他還是各種組織的積極志願者,日夜忙於貢獻社區。

他說,尋找目標的秘訣,就是不斷前進:「你不會倒退,而且只有一種方式前進,因為對我們這種年紀的人來說,一天的時間可能長得可怕。因此,我們不應該用分秒去測量時間,反而應該計較我們用時間換取了甚麼成果?對我來說,就像身體再生,我的思想和一切都會從自己的活躍中重生。」

作為一個活躍的 72 歲長者,沃格夫琴科通過回饋這個居住了 60 年的社區,繼續找到人生意義。

對他來說,年齡只是一組數字,不能定義他、也不能限制他對生活的選擇:「很多時候,都是從一個朋友或者人生導師的介紹開始,參與一件自己覺得值得的事,開始的時候著別人做,另外有一半是自己想做,但久而久之就變成一種責任。決定做之前要確定自己會盡力作出貢獻,不一定說要排除萬難,但持之以恒,令這件事成為一種方向。」

科學證明:生活積極身體好

新南威爾士大學健康腦老化中心癡呆症和心理健康專家布羅達特  (Professor Henry Brodaty) 表示,多項科學研究表明,有目標的老年生活,會令生活方式更積極,並改善整體健康狀況:「身體更活躍的人多方面都有更好的身體健康。他們的骨質疏鬆症較少。他們的肌肉質量問題較少,意味著他們不容易摔倒、不容易骨折,心臟和高血壓問題亦較少。心情好,就會有更好的記憶力和認知能力。因此,保持活躍對於健康在很多方面都非常重要。同樣,更多地使用詞彙的人,也會用他們的大腦,更有可能令他們的大腦處於正常工作狀態。在年老的歲月中,要謹記不用就等於丟棄,這是很重要的原則。」

布羅達特教授表示,退休後的生活可以成為一個黃金時期,令我們可以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更自由地追隨真實的使命,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找到目標:「有目標的老年生活不是一種硬性規定,有些人是要建立人與人的關係、有些人是在生活中追求愛、有些人是尋找對自己的定義,或者追尋自己認為重要的事物。」

布羅達特認為,人人都了解人生目標的重要,但不是人人都有意識地將這個目標帶到生活當中。

跨越身體退化的限制

賴莉 (Marcus Riley) 是積極老年人生的倡議者,最近發布新書《蓬勃》(Boom),總結他在護老行業二十多年的經驗,提出每一個人不論年齡大小,都可以在往後的生活中「蓬勃」發展,因為年老生活是否成功,完全取決於自己如何定義。

賴利表示:「每個人都對成功的老年生活有自己的看法。實際上歸結為三個關鍵要素:一、是保持積極,並克服老化的消極;二、是計劃,幫助自己取得對生活的控制權,能夠花時間在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上,例如居住地點、活動形式以及夥伴;第三就是設定目標。」

賴利表示,身體問題確實帶來很負面的影響,但強調即使身體有嚴重殘疾的人,仍然可以照亮生活,一切出於自己是否願意作出改變。

賴利說,他有一個長者在護老院中風,失去行動和說話能力,原本態度一直很負面的,直到有機會在治療師的幫助下,重新找到對游泳運動的熱誠:「結果這名長者從不願與任何人互動,變為一個真正積極的人,他希望與盡可能多的人互動。他以快樂的態度待人接物,並開始參與社區活動,對各種不同的事情產生興趣,他的積極很閃耀,因為他真正解開了封存在他內心的熱誠。」

應加快推廣積極老年生活

布羅達特教授的研究指,護老院長者的平均朋友數量只有一個,意味著許多人在護老院內根本無朋友。

隨著年齡在 85 歲及以上的澳洲人不斷增加,在 2050 年將會從目前少於 50 萬人增加至180萬人,增幅逾三倍。意味著愈來愈多人需要了解為年老生活制定目標的重要。

「中年更活躍的人,也會成為晚年生活更活躍的人。當然,如果因為身體問題限制了活動,例如痴呆症或帕金遜症,則應該在你的限制範圍內定制活動,或者一天一次短暫的外出。如果你喜歡藝術,找一些可支持你的朋友你或家人陪你去畫廊,但活動時間不宜太長,例如安排一個活動,而非兩、三個活動。」

分享

1 min read

Published

Updat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