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選舉委員會(AEC)本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政治行動組織「氣候200」(Climate 200)在今年的聯邦大選中獲得了超過900萬元的捐贈,並花費了將近1,100萬元資助支持氣候行動的獨立候選人。
2025年聯邦大選的支出披露門檻為16,900元。
獨立候選人獲得多少捐贈?
本屆大選,選舉支出最高的獨立候選人之一是獲得「氣候200」支持的Carolyn Heise。她競逐新州Cowper選區,未能成功。其競選支出達 1,994,969 元,獲得的捐款為 2,141,655 元。
Ben Smith以獨立身份競選維州Flinders席位,未能成功。他獲得 178 萬元的捐贈。
Triple J 電台前主持人Alex Dyson在維州Wannon選區落敗。他獲得 210 萬元捐款,為競選活動投入 1,086,054 元。
在墨爾本Goldstein選區,前獨立議員Zoe Daniel以微弱差距惜敗。她收到 1,834,832 元捐款,競選支出為 1,795,594 元。
獲得「氣候200」支持並當選的獨立候選人中,瑞恩(Monique Ryan)獲 190 萬元捐款,錢妮(Kate Chaney)獲 140 萬元捐款,斯坎普斯(Sophie Scamps)獲 170 萬元捐款,斯彭德(Allegra Spender)為 174 萬元。
未獲「氣候200」支持、仍成功守住雪梨Warringah選區的獨立議員Zali Steggall,獲得78.9萬元的捐款。
獨立人士面臨挑戰
上述數據涵蓋候選人、團體和捐贈者的資訊,而主要政黨候選人通常可以在他們的申報表中填寫「零」,將其報告納入年度政黨申報表,將於2026年2月公布。
智庫組織澳洲研究所(Australia Institute)民主與問責計劃主任比爾布朗(Bill Browne)表示,此舉造成獨立候選人和主要政黨候選人之間出現「不公平的比較」。
他指,這在2022年大選期間曾給選民造成困惑:因獨立候選人支出披露較早,其支出看似更高,但主要政黨的支出數據隨後公布時,總體而言,獨立候選人在「每個席位的支出低於主要政黨」。
「遺憾的是,這些數據無法直接比較。我們無法斷言,在競選支出方面,主要政黨的支出必然超過獨立候選人。但如果僅從社交媒體花費等指標來看,沒有明顯的趨勢表明社區獨立人士的支出超過主要政黨競爭者。」
「氣候200」組織的執行董事Byron Fay表示,其獲得的捐贈金額遠低於「主要政黨籌集和花費的巨額資金」。「雖然政黨確切開支數據要數月後才會公布,但他們在2022年大選前花費了近5億元,這能預示他們在2025年大選支出可能達到的水平。」
布朗說,與主要政黨候選人競爭的成本會很高。「鑑於主要政黨的優勢,獨立候選人面臨艱鉅挑戰。挑戰現任議員的獨立候選人需要投入相當程度的資金,才能趕上現任者已有的優勢。」
「我們也觀察到,主要政黨會集中資金爭取目標選區,因此,雖然主要政黨在安全席位上投入很少,但在關鍵選區,卻能看到政黨投入百萬元競選。」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