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更顯示在全球範圍內,負面情緒的強烈程度指數今年仍然處於歷史新高,同時,憂慮及悲傷指標,也正在世界各地有所增加。
蓋洛普在2018年向超過140個國家,約15萬名成年人的發出並回收問卷,當中詢問受訪者,之前一日有無多次微笑或大笑;是否覺得受到尊重;是否有足夠休息;是否曾感到憤怒、悲傷、壓力大及焦慮等。
調查發現,有三分之一受訪者表示,過去一日內曾感到壓力,亦有至少五分之一受訪者指,曾感悲傷或憤怒,而三分之一(31%)的受訪者,過去一日曾經歷過身體疼痛。
而國家排名方面,最多正面情緒的國家是巴拉圭,其次是巴拿馬,另外,頭五個最多正面情緒的國家均身處拉丁美洲,情況與去年大致相同。
報告認為,拉丁美洲人對自己的生活質素評價或許不高,但他們天生愛笑及較懂得享受生活,態度與世界其他地方的人都有所不同。
澳洲人的正面情緒指數得分高達75分(以100分為滿分),負面情緒指數得分為23分。只有17%澳洲人表示之前一日曾經歷悲傷。
糧食短缺的非洲國家乍得,負面情緒最多,超過一半的乍得人(54%)表示他們感到悲傷。但鄰國尼日利亞的居民,曾比世界上任何人都笑得更多。
接受調查的澳洲人中,只有35%表示他們有壓力,而希臘人佔59%,美國人佔55%。
機構的負責人之一克里夫頓Jon Clifton表示,蓋洛普的調查,是希望研究市民“生活及情感上的滿足度”。
克里夫頓說:“金錢是否能真正獲得幸福的問題,還未真正有答案,但報告希望讓全球的智囊了解誰是世界上生活得最好和最差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