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正面臨勞動力短缺,影響生產力,但同時有超過 50 萬名永久移民無法發揮其專業技能。
來自企業、工會和民間社會的 30 名領袖齊聚坎培拉參與經濟改革圓桌會議,討論澳洲的經濟未來。
前財政秘書長帕金森(Martin Parkinson) 在經濟改革圓桌會議上表示,大家都同意需要更多技術工人,但要如何達成仍是挑戰。
他指「關鍵在於如何打破障礙。今天所有與會者都能看到改善制度對工人的好處,和技術移民的好處,但挑戰在於如何落實。」
團體Activate Australia's Skills向會議提交建議,倡議建立一個全國性的海外技能與學歷認證管理系統。
Activate Australia's Skills是由企業、工會、社會服務機構和社區團體共同發起,旨在推動技能和資格認可政策。
根據政府數據,目前有 62 萬名永久移民在澳洲從事低於技能水準的工作。
Activate Australia's Skills的負責人,同時亦是Settlement Services International 的政策關係主管Dane Moores 向 SBS 新聞表示,移民在求職時面臨多重障礙。
他指「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移民技能不匹配」,「一些障礙包括缺乏本地工作經驗、專業人脈和社會資本、以及語言障礙,很多時會有勞動市場中的歧視」。
他指出,測試顯示,即使履歷相同,名字非英裔的申請人獲考慮擔任領導職位的機率仍低 57%。
Dane Moores 表示,他們提出多項建議來改善技能認證程序。
「我們呼籲政府應為無法負擔認證費用的移民提供資金支持;其次設立一個 線上資訊平台,讓移民獲得所有關於技能與學歷認證的資訊,以減少資訊障礙。」
研究顯示,若能更好地發揮移民技能,澳洲經濟每年可額外增長 90 億元,相當於每天 2500 萬元。
根據澳洲全國總工會(ACTU) ,目前,全澳有 39 個技術評估機構,負責 650 個職業的評估。
澳洲全國總工會向SBS 新聞表示「現行技能評估程序昂貴、複雜、缺乏透明度,並阻礙了移民獲得平等就業機會」,「由於過高的費用、繁瑣的官僚程序,以及緩慢而混亂的流程,數以千計的人無法填補技能短缺,而這與他們的技能無關。」
圓桌會議特別關注工程業界,因行業在基建和建設中扮演重要角色。
澳洲工程師協會(Engineers Australia)負責海外工程師的技能認證。數據顯示,三分之二的澳洲本地工程師從事工程相關工作,但海外出生的工程師只有一半能在本行業工作。
研究還發現,近 47% 的移民工程師在積極尋找行業內工作時仍處於失業狀態。
協會行政總裁 Romilly Madew 向 SBS 新聞表示「我們歡迎讓技能認證更清晰、更一致,但必須針對專業設計。除了承認海外學歷之外,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實現跨州與領地的一致性。」
她補充,政府需要處理不同州份執照與註冊上的「繁文縟節」,以充分發揮工程業界的勞動力。
技能與培訓部長吉爾斯(Andrew Giles)的發言人向 SBS 新聞表示,政府已經在展開重要工作。
「例如免費 TAFE 課程,已經讓數十萬人有機會在需要人手的行業提升技能——包括住宅建設、護理和老人照護」,「此外,我們的進階工人入職培訓計劃將有6000 人的技能被認證。」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