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摘要
- 總理在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重申澳洲支持「不單方面改變台灣現狀」的立場。
- 台灣駐澳代表徐佑典表示歡迎,並呼籲國際社會重視中國的軍事擴張。
- 反對黨支持與中國對話,但批評總理訪問行程過長,缺乏具體安全成果。
總理艾巴尼斯近日訪華並與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高層會晤,致力深化兩國經濟關係,同時重申澳洲在台灣議題上的堅定立場,獲得國內外廣泛肯定。
艾巴尼斯在北京明確表示,澳洲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台灣現狀的行為,並強調維護區域穩定的重要性。
他指出,習近平在會談中並未提出有關美國要求澳洲及日本,在台海若爆發衝突時支持其軍事行動的消息等相關問題。
台灣駐澳代表徐佑典在接受向澳聯社訪問時,對於艾巴尼斯的聲明表示歡迎,並呼籲國際社會正視中國近年來在區域的軍事活動。
「從台灣海峽、南海到塔斯曼海,中國的行動呈現出軍事冒險主義及侵略模式,威脅是真實存在。」
台灣呼籲世界不要忽視這些警號。台灣駐澳代表徐佑典
徐佑典強調,台灣致力於自我防衛,同時感謝包括澳洲在內的國際社會對台海和平穩定的支持。
我們決心捍衛我們蓬勃發展的民主制度,並將持續提升防衛能力與社會韌性。台灣駐澳代表徐佑典
雖然此次總理訪華的行程、受到國內多方肯定,但聯邦反對黨則質疑總理到中國的時間過長,但未能爭取更多實質安全承諾。
前排議員帕特森(James Paterson)批評總理的行程安排,指其參觀大熊貓等安是「稍為放縱」的行為。
反對黨國防事務發言人泰勒(Angus Taylor)亦呼籲政府與美國深化安全合作,以維護台灣穩定。
但反對黨副領袖蘇珊·萊伊(Sussan Ley)隨即澄清,強調兩聯盟黨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與政府一致,不支持單方面改變現狀。
在外交層面,有部分批評者亦指出艾巴尼斯未能如期與美國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會晤,包括原定兩人於6月在加拿大G7峰會期間的雙邊會談,但因特朗普提前離開、應對中東局勢升級而取消,令兩人失去會面的機會。
對此,澳中關係研究所副所長孫萬寧表示,總理艾巴尼斯的行程安排是其於務實的考慮。
特朗普的行程不受總理掌控,但選擇在當前時機訪華並穩定與澳洲最大貿易夥伴的關係,是一項值得肯定的外交決策。澳中關係研究所副所長孫萬寧
澳中關係研究所的另一名研究員Elena Collinson亦指出,雖然艾巴尼藰與特朗普未能會面,但「這更反映出澳洲能夠根據自身利益行動,不必完全受制於美國。」
有報導亦指,此次訪華行程顯示,艾巴尼斯政府試圖在經濟利益與戰略安全之間取得平衡,表達澳洲既堅守原則,也保持外交彈性的立場。
澳聯社新聞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