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U OK? 如果對方說“我不好”,該怎麼幫忙?

今年的9月13日是R U OK Day,不妨問問身邊的人:R U OK(你好嗎)?如果對方說“不好”,怎麼幫忙?直接問對方是否有輕生念頭,竟然是比“你不要做傻事啊”更好的方式?

R U OK? Day 2018

Source: Supplied/ruok.org.au

九月的第二個星期四是R U OK Day,今年就在9月13日,在那一天,不妨問問身邊的人:R U OK(你好嗎)?

通過一聲輕輕的詢問,也許能幫助身邊人走出暫時的困境,消除一個越來越普遍的問題——自殺。

慈善組織R U OK?建立的初衷正是將每個人與週圍有意義地聯系起來,以支持那些掙扎於生活和情緒漩渦中的人。

R U OK?背後的故事

R U OK?組建於2009年,創始人和預防自殺活動家加文·拉金(Gavin Larkin)為了紀念在多年前自殺的亡父創辦了這個組織。可惜,2011年,加文·拉金便身患淋巴癌去世,年僅42歲。有些悲傷的是,在加文·拉金被查出絕症後,他12歲的兒子也被診斷出患有腦瘤。
R U OK
Source: YouTube
在去世前不久的寀訪中,加文·拉金說自己和兒子接連的診斷結果形成了一種悲慘的聯系,但他仍為自己創辦R U OK?的行動感到驕傲,“我很開心,我將想法及時地付諸實施,併從中學到很多。”

在2011年也就是加文·拉金去世那一年,這個活動已經非常深入人心,有10%的澳洲成年人可以問彼此一聲:R U OK(你好嗎)?

而在本週四的R U OK Day,如果你的朋友回答“我不好”,我們該怎麼幫助他/她呢?一篇刊登在The Conversation的文章中提出了一些小貼士:

充滿好奇心地細細聆聽:

這併非是要把每個人培養成心理學家,不過是仔細傾聽讓對方可以訴說,用一些開放式的問題表達好奇心,比如:“最近髮生了什麼”、“你看起來跟平時很不一樣,你感覺如何”,併儘量肯定對方的情緒,比如說:“我看得出來你很難受”、“你經厤了那麼多,現在這樣是情有可原的“等。

不要試圖馬上解決問題:

很多時候,我們的直覺是給對方出謀劃策解決問題,但事實是,你不必急於提出解決方案。

讓對方多多講述自己所遭遇的困境而不是提出實際的方案來試圖“修复”,也許對方期待的只是被傾聽而已。

鼓勵對方積極尋求幫助:

可以問問對方“我能幫什麼忙”、“我現在可以為你做什麼”,可以安排一些愉快的活動、提供實際的幫助比如幫忙接孩子,或者也可以建議他們與專業的心理健康專家聯系。

問對方是否有自殺念頭:

有時候對方的痛苦可能遠超你的想象,或許已經在考慮自殺或自殘。

積極詢問對方是否有自殺念頭併不會讓情況更糟糕,反而可以緩解痛苦。

但要注意提問的方式,儘量不要預先作出評判,比如說“你不要做傻事”這樣的話。

在判斷之前,還是兩個字:傾聽。

如遇相關問題,可以撥打以下電話:

生命熱線(Lifeline ) 13 11 14

自殺預防回電服務(Suicide Call Back. Service)1300 659 467

緊急情況或對方有立即自殘或傷害他人的可能請撥打000

分享

Published

Updated

By Helen Che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