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黨政府將向國民保健(Medicare)撥款 85 億元,並表示這項計劃將令 90% 的家庭醫生(GP)的門診,在 2030 年前實現提供「碌卡」,即「全額實報實銷」(bulk billing)服務。
新的財政激勵措施將於 11月1日起實施。
根據網上醫療保健指南Cleanbill 的數據,「全額實報實銷」(bulk billing)服務診所預計將增加 45%,新增 740 間診所。
增幅最大的是維州(233 間),其次是新州(213 間)、昆州(149 間)、南澳(76 間)、西澳(43 間)、北領地(14 間)、塔斯馬尼亞(11 間)與首都領地 ACT(1 間)。
Cleanbill創辦人吉爾斯皮(James Gillespie)表示「毫無疑問,因為這項政策,更多澳洲人將能享受免費看醫生。」
「但不同診所的經濟情況不盡相同,家庭醫生在做決策時也會考慮各自的經濟條件。」
由於收費結構的緣故,預計免付費看診診所的最大增長將出現在大都會以外地區。然而,雖然回扣提高了,但這些地區的家庭醫生數量卻相對較少。
國家黨領袖利特爾波特(David Littleproud)表示「因為他們把我們的醫生帶走了,以前外國醫生只容許在偏遠地區執業,現在政府把準則擴大到近郊地區,導致我們的醫生都跑去城市了。」
報告指出,不提供免付費服務的診所不太可能降低收費。
吉爾斯皮指「這表示你需要自付的醫療費用可能會上升,就像過去三年一樣。」
政府批評 Cleanbill 的定義「有缺陷」,因為 Cleanbill 假設:若某診所沒有為所有非優惠成人提供免付費看診,那該診所就完全不提供免付費看診,未能反映部分診所的混合計費模式。
衛生部長畢勒表示政府的政策是基於實際 Medicare 數據建模,Cleanbill 的報告「不具參考價值」。
但 Cleanbill 堅持其方法透明,且實地驗證數據反映現實。
總理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在澳洲廣播電台的節目表示「我們非常關注生活成本問題,這也是我們當初獲選的基礎。」
雖然預測數據低於政府選前承諾的 90%免付費看診率,目標是在2030年前達成,但政府短期內的重點會放在藥品價格方面。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