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元在今星期兌美元突破 0.67 美元,創下自 2024 年 11 月以來的新高。
在美國聯邦儲備局宣布減息以及澳洲統計局公布的就業數據顯示勞動力市場或有降溫跡象後,澳元稍有回落。
外匯交易公司 Pepperstone 研究主管 Chris Weston 在接受 SBS 新聞節目《On the Money》訪問時表示,澳元「相對而言表現頗佳」,特別是兌美元與紐元。
他指「澳元在更廣泛的範圍內也表現得相當不錯」,「如果比較利率、經濟增長,以及與其他國家相比相對較低的財政赤字,我們看起來就像一個相對穩定的燈塔。」
他補充,澳洲最有價值的出口產品鐵礦石的價格穩健,而澳洲最大貿易夥伴中國股市「表現火熱」,共同營造了一個「剛剛好」的環境,令澳元表現出色。
增長並非全部真相
由於澳元是一種投機性貨幣,很難精確判斷澳元的合理價值或未來走勢。但專家指出,澳元近期走強,與其說是澳洲自身的成功,更多的是對美元走弱的反應。
畢馬威(KPMG)澳洲首席經濟師 Brendan Rynne 認為,這更多是與美元貶值有關。
他說「這更多是因為美元兌全球大部份貨幣都在走弱,而非澳元有什麼特別的利好因素。」
Chris Weston亦指出,美元疲弱可能與市場擔心聯儲局在減息行動上「落後於形勢」有關——因為聯儲局比其他央行,包括澳洲儲備銀行更遲開始減息,加上就業數據轉弱、實質薪資增長停滯。
他還提到,美國總統特朗普試圖「影響」聯儲局的行為,令美元承受了「額外風險溢價」。
自特朗普第二次上任以來,美元已累跌逾 10%,創下 50 多年來最差的上半年表現。
相比之下,歐元今年已兌美元升值逾 13%。
這將如何影響消費者?
Brendan Rynne指,如果計劃近期出國旅遊,這波匯率變動可能對你有利或不利,視乎目的地而定。因為雖然澳元兌美元升值,但兌英鎊和歐元卻「大幅貶值」。
一年前,澳元大約可兌 0.52 英鎊和 0.60 歐元,現在則只可兌約 0.49 英鎊和 0.56 歐元。
「如果你去美國旅遊,你的澳元比 12 個月前更值錢,在美國度假會便宜一些」,「但如果去歐洲,花費就會更高。」
這一變化也會影響進口商品價格,他指「如果你現在想買來自英國的東西,會比 18 個月前貴得多。歐洲的情況也一樣」。
這表示著,美國企業購買澳洲商品與服務的成本將上升,而歐洲企業則會覺得更划算。
不過,Brendan Rynne認為澳元仍處於「相對不錯的位置」。
「我們已經控制住通脹,政治環境穩定,央行保持獨立,市場普遍認為利率還有下降空間」,「這些因素都顯示出澳元相對其他貨幣的基本價值依然強勁。」
Chris Weston 則指出,他不預期澳元會「強勢上漲」突破 0.70 美元,這一水平上次出現是在 2022 年。
但若美國經濟惡化,而股市仍保持強勁,他認為這也不是不可能。
文章內容為一般性資訊、並非具體建議。如欲進一步了解與您個人有關的準確信息,請詢問專業意見,或向您的財務規劃師查詢。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