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二萬新屋計劃】五大圖表揭示工黨政府的房屋難題

聯邦政府「雄心勃勃」地提出2029年的住宅建築目標,然而,澳洲的住房供應問題能否在幾年內取得重大進展,備受質疑。

Graphic art of Anthony Albanese wearing a suit, a house under construction and a rear view of two men wearing yellow hi-vis vests superimposed on a view of houses in a suburb

工黨政府的百二萬新屋計劃能否實現恐存疑。

今年聯邦大選前,工黨提出了一項價值430億元的住屋計劃,包括在2029年之前新建120萬個單位,以實現《全國房屋協議》(National Accord Target),有工黨議員自豪地形容這為「雄心勃勃」的計劃。

儲備銀行行長布洛克(Michele Bullock)本周再次宣布維持利率不變時,迴避了有關透過減息來抵消樓價上漲的問題。她表示,央行正在努力控制通膨。

她承認,雖然政府努力解決住宅供應缺口,但她看不到未來兩年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你們看到了一些行動,但要取得進展還需要很長時間。我不確定它在未來兩年內是否會產生任何影響。」
HomeCompletionsSincePeak.png
總理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表示,布洛克的說法是「常識」,因為「起屋需要時間」,並承諾今後幾年將「加速」建設。

房屋部長歐妮爾(Clare O'Neil)的發言人表示:「房屋不是一夜之間建成的,但我們見到全國各地的房屋建設正在真正地好轉。」

120萬個單位正在走上正軌?

澳洲需要將房屋建設量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才能趕上並實現120萬個單位的目標,超過2018年竣工的219,285套住宅的峰值。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每季需要建造6萬套。根據澳洲統計局(ABS)的數據,到2024年,每季建造了約4.5萬間獨立屋和公寓,總計181,789套。

今年5月,國家住屋供應和負擔能力委員會(National Housing Supply and Affordability Council)的一份報告稱,按照目前的速度,政府將落後26.2萬套住宅。
ForecastNewHousing.png
透過分析五年來的市場變化,研究發現,儘管自2018-19年以來樓價和租金飆升,但審批率和完工率卻落後。

2023-24年,政府建成的住宅數量比五年前少17.8%,其中公寓等高密度建築的建設尤為嚴重不足。

建築審批數量也一直在下降。然而,澳洲統計局9月底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儘管8月獲批建築數量下降了6%,但按年計,過去12個月獲批建築數量仍增加了3%。
ShortfallByState.png
澳洲建築商協會(Master Builders Australia)行政總裁沃恩(Denita Wawn)估計,到2029年,澳洲將建造100萬套住宅,這將無法滿足需求,但在適當的條件下,這一缺口是可以彌補的。

她告訴SBS新聞:「我們還沒有達到目標。造成這種情況的真正原因是缺乏技術熟練的人員來承擔這項工作、可供建設的土地數量不足,以及延誤,這意味著成本不斷上升。」

如何趕上進度?

沃恩承認,「我們每年都存在缺口,未來幾年將持續增加,每年所需的住宅數量將超過24萬套」,才能實現目標。

不過,她認為政府可以透過加快規劃、重點吸引技術移民來吸引所需的大約10萬名額外工人,以及對未完成學徒期的人員進行再培訓,來加快建設速度。
5YearStatistics.png
經濟學家Saul Eslake告訴SBS新聞,州和地方政府需要解決分區和規劃的法例問題,因為潛在買家需要承擔開發商徵收的高額費用。

他說:「由於規劃不善或公共交通不便,進入綠地(即未開發的土地)……增加了建造新住房的成本和時間。這其中涉及很多因素,雖然增加供應很重要,但沒有靈丹妙藥可以讓它快速實現。」

他還表示,一些創新科技可能會緩解25年內生產力的下降,並以美國為例,預製或模組化房屋正在幫助建造更便宜的房屋。

澳洲地產委員會(Property Council of Australia)行政總裁佐巴斯(Mike Zorbas)表示,即使最終沒有完成120萬套住宅,政府的目標「仍然是激勵州政府並使其承擔責任的最佳方式」。

「建築成本上升、勞動力短缺以及現場生產效率低下給該行業提供新住房的能力帶來了壓力。我們目前還沒有達到目標,但這不應該讓我們放棄。我們不應該認輸,而應該加大努力,繼續專注於實現住房目標。」
DwellingAprovals.png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及節目重溫。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Published

By Ewa Staszewska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