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事(10月25日)

新州北部Lismore面臨今年第三次水災;英國今年第三位首相將就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連任後,表示要打開強軍事業發展新局面。

新州北部城鎮Lismore面臨今年第三次水災,居民準備沙包防洪。

新州北部城鎮Lismore面臨今年第三次水災,居民準備沙包防洪。 Source: AAP / JASON O’BRIEN

新州北部Lismore面臨今年第三次水災

新州北部城鎮Lismore,面臨今年的第三次洪水災情。

在過去19小時內,該地區的降雨量達到127毫米。

氣象局預測昨晚(10月24日)會引發洪水。

當地一份原住民報章的總經理莫蘭(Naomi Moran)表示,該地區的居民仍然對今年初發生的兩次洪災感到震驚。

莫蘭說:「目前這裡的最重要的是正在重建,在二月及三月發生的洪災之後,大家都面對如何重建,現在又要再為可能發生的洪災做準備。大家仍在努力重建家園,安頓下來,與家人及整個社區一起恢復過來。」 

新州衛生廳長宣布退出政壇

新州衛生廳長夏薩德(Brad Hazzard)宣佈,他將在明年的州選舉中退出政壇,結束在新州議會30年的從政生涯。

夏薩德在Wakehurst選區服務了32年,他宣佈不會在明年3月份選舉中競逐連任,並表示現在是時候「有個新開始」。

他曾擔任多個職務,並在新冠疫情期間擔任新州衛生廳長而為人所認識。

他將擔任衛生廳長的六年生涯形容為「最好和最壞的時代」。 

新報告:澳洲政壇多元化代表須更多

斯坎倫基金會研究所(Scanlon Foundation Research Institute)最新一份報告顯示,在澳洲的政治中,要有更多的多元文化代表。

這項名為「你不能成為你看不到的人」的研究發現,阻礙移民獲得政府職位的障礙,包括語言、教育以及缺乏專業網絡和資源。

為了克服這些問題,報告建議透過採用更透明的預先選擇的流程,為當地候選人提供更好的支援,並設法令移民繼續提高英語讀寫能力和理解能力。

澳洲第47屆國會,是目前為止最具文化多樣性的國會。但來自非歐洲或原住民背景的國會議員,比例仍然很低,只有10%。 

總理:財案今晚公布 紓解生活開支飆升壓力

總理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表示,今晚發表的聯邦財政預算案,將能幫助家庭應付生活開支上升的壓力,而不會導致通貨膨脹急劇上升,同時一些家長將會獲得多項解困措施

財長查默斯將於今晚7時30分宣讀他上任後的首份財政預算案。

艾巴尼斯表示,父母將可享有更便宜的託兒服務、更便宜的藥物和有更長帶薪育兒假期,這是一份公平的預算案,令更多家庭受惠。

另外艾巴尼斯說, 這會是一個公平以及可以處理生活開支壓力的預算案,同時亦不會對通貨膨脹帶來上升壓力,而這也是一個對家庭有利的預算案,並且去除一些一直令預算案不堪負荷的浪費以及弊端。

艾巴尼斯又在內閣會議表示,「是沒有辦法可以在一個財案中,改變過去 10 年混亂以及忽視所造成的問題。」 

而在野兩黨聯盟領袖達頓(Peter Dutton)將會在星期四晚對財案作回應。

國家黨批評工黨政府取消偏遠地區撥款計劃

國家黨基礎設施發言人麥肯齊(Bridget McKenzie)指責艾巴尼斯政府,透過聯邦財政預算案,對澳洲的鄉郊及偏遠地區進行「報復」。

聯邦基礎建設、運輸及鄉郊發展部長金卡芙蓮 (Catherine King)表示,聯邦預算將取消上屆兩黨聯盟政府制定的偏遠地區撥款計劃。

澳洲國家審計署在確定「建設更美好地區基金」對國家黨選區特別有利後,建議取消對基金進行撥款。

金卡芙蓮說,將啟動兩個新計劃,以「透明、更公平和更可持續」的方式分配資源。

麥肯齊就表示,希望在今次預算案中,會更照顧到澳洲偏遠地區居民的需求。

麥肯齊說:「對於我們這 900 萬不是住在首府城市的人來說,如此令人反感的是,財長查默斯和工黨政府,不選擇在我們的社區進行任何投資,亦不打算在鄉郊及偏遠地區發展道路、橋樑、機場、體育設施、經濟和社會項目,以扭轉一直存在的劣勢。」

辛偉誠自動當選英國保守黨魁 接任首相

英國保守黨黨魁提名期經已結束,由於參與競逐的另一名候選人、現任下議院領袖莫佩琳(Penny Mordaunt)宣布退出, 令前財相辛偉誠(Rishi Sunak)成為唯一的競逐者而自動當選,佢將會成為英國今年內第三位上任的首相, 亦係英國歷來首位非白人,也是過去200多年來英國最年輕的首相。 

42歲的辛偉誠預計會於今日覲見國王查理斯三世接受任命,並要開始籌組內閣。辛偉誠亦向即將離任的首相卓慧思(Liz Truss)致敬。

辛偉誠說,要向卓慧思為國家於公共服務上的奉獻作出致敬,又指對方以尊嚴同優雅的方式於一個有巨大變化、以及在國內外都面對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做領導的工作。 

辛偉誠亦對國會議員表示,保守黨正面臨「生存的威脅」,呼籲黨員要團結。而他亦排除會於上任後舉行大選。

南北韓據報互相開火示警

據報,南北韓昨日清晨在西部海域互相開火示警。南韓方面表示,由於一艘北韓商船於昨日凌晨越過北方界線,故此,南韓軍方要作出廣播警告並鳴槍射擊,將商船趕回界線以北。 

而北韓軍方就表示,由於有一艘南韓艦艇在清晨越過西部海域2.5公里至5公里的範圍,北韓要發射10枚火箭示警。 

南北韓的關係正因為北韓進行多次所謂的「戰術核武器演習」而處於低谷。 

南韓參謀長聯席會議發言人、譯音金俊樂敦促北韓停止破壞和平的舉動。 

金俊樂表示,北韓針對南韓軍方對一艘逾越北方界限線的北韓商船,採取正常軍事行動開火,顯然是違反及挑釁雙方於9月19日簽訂的軍事協議。他亦指,南韓敦促北韓停止破壞朝鮮半島及國際社會和平穩定的持續挑釁同荒謬的主張。 

緬甸空軍襲擊音樂會 逾50人亡

昨晚在緬甸北部舉行的一場音樂會遭到緬甸空軍的空襲,導致超過 50人喪生。 

據報,音樂會係由當地的克欽少數民族舉辦,而該個少數民族組織同緬甸的軍政府有衝突,軍方聲稱空襲是針對當地一個恐怖組織的總部。 

據克欽藝術家協會的一名發言人表示,軍方在晚上 8 點左右對音樂會投下了四枚炸彈, 並導致包括表演的音樂家在內約 50 至 60 人死亡。

習近平連任後講話:打開強軍事業發展新局面

連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及中央軍委主席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尋日出席軍隊領導幹部會議並發表講話。他強調,未來5年軍隊必須全力以赴,又話,要把聚焦點和著力點放在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上,打開強軍事業發展新局面。 

另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證實,中國同梵蒂岡經過協商,決定將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延期兩年,雙方將繼續保持密切溝通及磋商,推動臨時性協議得到良好執行,持續推進改善關係進程。 

美國司法部起訴兩中國公民

美國司法部起訴兩名中國公民,指他們透過收買情報,試圖阻撓美國政府刑事調查一間中國電訊設備公司。起訴書未有提及涉案中國公司的名稱,但有知情人士指,該間中國電訊設備公司是華為。 

美國司法部長加蘭表示,有關案件反映中國試圖干涉美國人的權利和自由,破壞美國的司法體系,司法部不會容忍外國勢力企圖破壞美國的法治。

被起訴的兩名中國公民,譯音分別姓何及王。

美方指,當華為在2019年被美國指控後,兩人開始獲取案件的非公開信息,到去年10月更加向一名美國執法人員交付款項及珠寶,以換取對方提供有關的機密信息,包括案中證人、證據,以及可能提出的新指控。 

美國司法部又提到另外兩宗案件,其中一宗起訴4名中國公民,指他們以學術機構作掩護,試圖採購美國敏感技術及設備,並干擾會令中國政府尷尬的抗議活動。

另一宗就起訴7名中國公民。中國外交部曾經表示,所謂中方實施間諜行動的說法完全是子虛烏有,中國歷來奉行不干涉別國內政原則,中方無必要亦不會從事所謂干預活動。

巴基斯坦裔記者肯尼亞遭警方射殺

一名巴基斯坦裔記者在肯尼亞被當地警方射殺。 

據報,50歲的謝里夫(Arshad Sharif)因為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附近, 開車衝過一個路障而遭警方向其汽車開槍後喪生。 

謝里夫在巴基斯坦時,一直批評當地政府,並曾經接到死亡威脅,於 8 月離開巴基斯坦後,巴基斯坦當局也不清楚他確切身處的地方。

而在巴基斯坦就出現抗議活動, 並有傳言指謝里夫假扮死亡,一名示威者解釋謝里夫點解會成為被追殺目標。 

這名抗議者表示,謝里夫在巴基斯坦面臨非常嚴重的死亡威脅,因為他是最優秀、亦係屢獲殊榮的調查記者之一,他詳細記錄了他在巴基斯坦面臨的死亡威脅。

肯尼亞警方就指, 今次是一宗身份出現錯誤的案件。

體育消息

在德國柏林舉行的短池游泳世界盃比賽,代表香港的何詩蓓以三金成績贏得女子全場總冠軍。 

何詩蓓在昨日最後一日賽事中,於女子100米自由泳決賽,以51秒59的成績,力壓澳洲對手稱后,繼200及400米後,再奪得一面金牌。 

另外,由於預計將會有超過 100 萬遊客前往卡塔爾觀賞世界杯賽事,但好多球迷就抱怨住宿地方不足。現時當局表示,會為球迷提供更多的住宿地方。於3 月,國際足聯為足球隊、官員和贊助商預訂客房,經已佔當地 3 萬間可用酒店房間的八成。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及娛樂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1 min read

Published

Updated

By Selina Kong, Timothy Wu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