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四成業主忽視物業維護 大部份修理僅「表面工程」

很多人精心布置住宅、有意識地營造「家」的氛圍,但當涉及到那些不容易「看見」的維護工作時,卻少有人願意投入時間與資源。

Latest financial interest declarations show MPs have a significant holding of investment properties.

不少業主在維護房屋時,聚焦「可見工程」而忽視「隱蔽工程」。 Source: AAP / AAP Image/Darren England

由澳洲安聯保險(Allianz Australia)委託進行的調查發現,雖然多達94%的業主都明白忽視物業維護的風險,並且約90%都認為定期維護是值得的,但將這些「良好意願」轉化為實際行動的人卻不成比例。

約有40%的業主屬於「設定後即忘記(set and forget)」,即不定期甚至從不進行物業維護。受訪者表示,時間、成本和精力是主要障礙。

外觀提升vs維護保養

安聯保險表示,很多房屋相關理賠的增加,與業主未能及時處理磨損或潛在問題有關。

多數保險公司對「正常磨損(wear and tear)」有免責條款,也就是說,如果因長期忽略日常保養而引發的問題,保險可能會拒賠。對於業主而言,若等到問題積重難返,最終維修成本可能遠高於早期介入的費用。

安聯澳洲消費者部門首席總經理福特(Shez Ford)說:「調查發現,雖然業主普遍理解忽視維護的風險,但仍有兩成採取『設定後即忘記』的態度,從而導致維護缺口。其實,照顧好自己的家並不復雜。只要定期做一些簡單檢查,運用專家建議,可以預防最常見的理賠問題,節省麻煩、金錢和麻煩。」

調查報告顯示,有高達78%的業主表示,購入第一層樓後,他們對物業的維護更多投入在家電、外觀等「表面工程」,而基礎設施、屋頂、管道等「隱蔽工程」則漸被淡化。

福特說:「有約40%的受訪者把重點放在家居外觀和氛圍上,35%的人更重視個性化裝飾,而忽略了例行保養。」

她警告稱,這種「被動心態(reactive mindset)」容易讓小問題演變成昂貴的維修工程——尤其是在漏水和屋頂問題上,早期修復往往更划算且影響更小。

「例如,安聯在2024年記錄了超過1.9萬宗涉及水管爆裂與水損的理賠,其中部份若進行基本維護本可避免。預防性行動不僅能避免昂貴損失,也能延長房屋壽命。」

社交媒體、世代差異與資源限制

報告指出,社交媒體的影響力也不容小覷。

約24%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在家居裝飾與維護選擇上受社交媒體影響,15%更坦言「看起來好看」與「持久可靠」之間,他們更傾向於前者。更令人擔憂的是,只有16%的人表示會在想起來的時候檢查家居問題,還有12%表示會在被他人提醒後才行動。

這意味著許多「小毛病」容易被忽略、被拖延,直到問題變得嚴重。

調查也觀察到世代差異:Z世代與千禧世代中,自認對物業維護「非常勤勉」的比例分別為46%和39%,而嬰兒潮世代僅為24%。換句話說,較年輕的業主似乎更願意投入時間、精力打理房子。

不過即使在這些勤勉者中,也有不少人面臨資源限制——有20%表示缺乏資金,15%認為自己缺乏時間來進行必要的維護。

此外,經濟壓力已成為普遍感受。約35%的受訪者將生活開支上升和維護責任列為心理負擔,更有32%的人坦言,持續的房屋維護正在消耗他們對「擁有物業」這份責任感。

從報告到行動

在氣候極端化、材料與人力成本上漲的趨勢下,保險公司越來越重視風險管理與損害預防。對業主而言,主動維護的意義不僅是減少理賠,更是維持房屋價值與可持續的保障。

安聯發布的《家庭維護報告》列舉了從屋頂、排水渠、電線、牆體、管道等方面的維護建議,提倡「小而規律」的檢查方式,讓日常維護變得可行。

福特解釋道:「我們希望給業主的不只是理論,而是能真正落實的小舉措。預防性維護能幫助他們避免損壞、節省開支,甚至延長房屋壽命。」

報告中給房主的幾個實用建議包括:
  • 定期檢查軟管、閥門與密封件,及時更換老化零件;
  • 清理排水渠與屋簷,防止積水滲入結構層;
  • 檢查屋頂瓦片、瓦縫和防水層,防止漏水;
  • 實施濕氣通風與隔潮處理,防止發霉;
  • 檢查電線與開關,確保電氣安全符合標準;
  • 風雨後或季節交替後做快速檢查,及時發現異常。
報告指出,這些操作不必耗費大量時間或資源,關鍵在於堅持。福特說:「房屋不僅僅是資產而已。」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Published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