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隱專員發現,Kmart 使用人臉識別技術(FRT)時違反澳洲隱私法。
Kmart 於 2020 年 6 月至 2020 年 7 月期間,在旗下28 家商店內使用人臉識別技術捕捉所有進店的人的面部圖像,以及在退貨櫃檯出現的所有人,目的是「試圖識別退貨詐騙的人」。
人臉識別技術 是一種生物識別科技,通過捕捉個人面部的電子圖像,將其轉換為生物識別模板,並與先前的模板進行比對。
私隱專員自 2022 年起對 Kmart 展開調查,發現公司未通知購物人士,也未徵求他們是否同意使用人臉識別技術。
由於技術 收集的是「敏感信息」,在《隱私法》(the Privacy Act )下受到更高保護。法律要求使用技術 必須是必要且比例適當,並且必須徵得個人同意。
私隱專員的發現,Kmart辯稱,根據《隱私法》,如組織認為需要收集個人信息以應對非法活動或嚴重不當行為,可被豁免,他們無需獲得同意。
但私隱專員金德(Carly Kind)指出,Kmart 其實有「對隱私更小侵擾性」的方法來應對退貨詐騙。
她指「人臉識別技術系統無差別地收集每位進入商店的人的敏感生物識別信息」。
她還認為,人臉識別技術系統用於防範詐騙的「效用有限」,其使用範圍廣泛,影響數千名未被懷疑進行退貨詐騙的人,構成了「對隱私的過度干涉」。
金德表示,評估過程考慮了欺詐性退貨的估計價值和零售商的利潤、技術 系統的「有限有效性」,以及受影響個人的隱私影響程度。
她指「我認為被調查方(Kmart)不可能合理地認為,系統在應對退貨詐騙方面的益處能超過對個人隱私的影響」。
Kmart 對裁定表示「失望」
Kmart 在向 SBS 新聞提供的聲明中表示,他們對裁定結果「感到失望」,並正在審視上訴選項。
Kmart 發言人表示「Kmart 對私隱專員關於我們有限的人臉識別技術(FRT)試點的裁定結果感到失望,並正在審視上訴選項。」
「像大多數零售商一樣,Kmart 在商店中面臨日益嚴重的盜竊事件,這些事件通常伴隨反社會行為或對員工及顧客的暴力行為。」
「為了應對商店中日益嚴重的退貨詐騙問題,我們從 2020 年 6 月至 2022 年 7 月,在一間商店開始 人臉識別技術 的有限試驗,並擴展至另外 27 家退貨詐騙率較高的商店。」
「我們實施保護顧客隱私的控制措施。僅保留與合理懷疑或已知參與退貨詐騙的嫌疑人圖像相匹配的照片,其他所有圖像均被刪除,且數據從未用於營銷或其他用途。」
發言人表示,隨著私隱專員開始調查,試驗已經停止。
他們還表示,從 2024 年 8 月到 2025 年 3 月,「與退貨相關的顧客威脅事件」增加 85%,導致「員工執行退貨任務的風險加劇」。
Kmart案與Bunnings案「有很大不同」
這是私隱專員近期第二次針對澳洲大型零售商就人臉識別技術與隱私做出裁定。
2024年10月,Bunnings 在其 62 家門店使用人臉識別技術被裁定違反隱私法。
監管機構的裁定目前正在由行政審查法庭(Administrative Review Tribunal)審查。
金德表示,雖然他們在 Bunnings 案中得出類似結論,但兩宗案件「有很大不同」。
她指「這兩項裁定並未禁止使用 人臉識別技術」,「顧客和員工安全,以及防範和偵測詐騙,是企業在考慮使用新技術時可能考量的合理原因。但僅憑這些理由,並不能成為避免遵守《隱私法》的通行證。」
自 2022 年 7 月起,Kmart 一直受到澳洲資訊專員辦公室(OAIC)的調查,當時Kmart停止使用 人臉識別技術系統。Kmart 在整個調查過程中均配合。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