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粵語是母語還是地方語的討論,又再引起激烈的網上討論。
最近在香港教育局小學中文網上,教學資源頁面的一篇文章,提到香港漢族人的母語是漢語,粵語只屬「地域變體」,普通話才是「正規的語言教育」,因而又再惹起網上討論的爭議。
香港大學中文教育研究中心總監謝錫金則認為,父母所說的語言就是「母語」,由此推開,粵語就是香港大部份人的母語。
惹起熱烈討論的文章題為《淺論香港普通話教育的性質與發展》,由中文大學普通話教育研究及發展中心榮譽專業顧問宋欣橋所撰。
他在文中提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51年定義母語為「本族語」,既然香港人多為漢族,所以母語應為漢語,粵語只是其中一種方言。
不過謝錫金並不認同,指母語應為最直接簡單和易理解的語言。
他解釋,根據一般語言學定義,父母所說語言,對下一代來說便是母語:「例如我父母、家庭都是說廣東話,那廣東話便是我的母語。」
而宋欣橋提及的「母語」,是就政治、官方而言,並非學術方面。
香港《明報》記者翻查資料,確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在1951年開會,討論過如何在世界各地推行母語教學,進而保留語言多樣性。
當時為了避免與會者有不同意見,會前已有文件定義母語為:「一個人自幼習得的語言,通常是其思維與交流的自然工具。」(見聯合國文本第46頁)
至於宋欣橋所述「本族語」一義,出處暫時未有查到。
READ MORE

回歸20年,香港人的“母語”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