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奇異橙」不奇異

早前切開後的橙肉發紫的「奇異橙」事件,謎底終於解開。

purple orange

The orange turned purple overnight. Source: Neti Moffitt

上個月初,一名布里斯本居民莫菲迪(Neti Moffitt)切開由本地種植的橙給兩歲的兒子吃,而兒子未吃完的橙件就放在廚房案頭上。第二天早上,她發現部份橙肉發紫。後來,她發現過往只有一宗橙子變紫的個案,而個案則發生於 2015 年的昆州。

昆州衛生署當局派出人員到莫菲迪家中收集樣本,包括另一個同一批次的完整橙子、用以切開香橙的水果刀及磨刀器。當時,有份負責 2015 年個案的官員向莫菲迪表示「興奮」,因為他們再次有機會去解開紫色橙的謎團。

雪梨晨鋒報報導,這星期,莫菲迪收到昆州衛生署法證事務部的回信,他們解釋橙肉變紫是由於橙入面的天然色素花青素和剛打磨好的水果刀產生的化學反應導致變色。信中寫道﹕「橙肉上的紫色/藍色很大可能是由於橙入面的天然色素花青素和剛打磨好的刀上所殘餘鐡質及/或其他金屬物質之間所產生的化學反應導致。

莫菲迪說她的丈夫知道結果後很熱衷希望重複實驗,但她更關心她的孩子的飲食健康。

她說﹕「另一個關鍵因素是時間,那些橙在我們買回來之前在冷氣間待了多久時間,而最重要的是橙肉和刀上的殘餘金屬接觸多久,令到酸鹼值轉變。我們有幸經歷這一切。」

科學家說,顏色變化對人體健康沒有影響。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


分享

1 min read

Published

By Louisa Wo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