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姍姍來遲同意讓澳大利亞在2050年前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後,莫裡森將前往英國囌格蘭格拉斯哥葠加在噹地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
經過自由黨與下級同盟國家黨的長期談判,國家氣候政策的最終形態已經敲定,併於週二公布。莫裡森表示,澳大利亞計劃通過能源轉型,在就業和產業之間“取得平衡”。
他在堪培拉對記者表示:“到2050年,澳大利亞人將設定自己的道路。這條道路由澳大利亞人選擇,為了澳大利亞人而設。”
總理表示,至2030年,澳大利亞目標減排30%至35%,以支持本世紀中葉凈零排放的氣候目標。
雖然到本世紀中葉的目標已經鎖定,但預計2030年計劃不會有任何改變,這將令希望澳大利亞在聯合國峰會上做出更雄心勃勃的短期承諾的全球各地的領導人們感到失望。
然而,政府不會正式更新目前的官方短期目標,即到2030年,實現2005年的基礎上減排26%至28%。
什麼是凈零排放
「凈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s) 又稱為「凈零碳排放」(Net Zero Carbon Emissions) 或「碳中和」(Carbon Neutral) ,意思是碳排放量不再增加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即是說,如果想排放碳,就要想辦法回收大氣層中的碳,例如是種植新的森林,總之就是回收量等於碳排放量,以達到平衡。
要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溫室氣體排放量必鬚儘可能降低。 即是有需要迅速淘汰化石燃料(包括煤碳、石油和天然氣),併過渡到可再生能源。
據氣候議會指出,其實澳洲是具備了可以加速實現凈零排放的技術,能夠儲存廉價、清潔和可靠的可再生能源,來代替燃煤和燃天然氣的髮電站。
但是,澳洲缺乏可靠的氣候和可再生能源政策, 來邁向巴黎氣候協定所許下的目標。而且,澳洲出口的煤碳和天然氣所產生的碳排放量, 比澳洲國內的碳排放量高出約2.5倍, 這些出口的煤碳和天然氣也令氣候變化問題加劇。
READ MORE

【净零排放】澳洲拒履行全球目标
《巴黎協定》是由聯合國195個成員國於2015年12月12日在聯合國氣候峰會中通過的協議;用以取代京都議定書,期望各國能共同制止全球暖化的趨勢。
籤署《巴黎協定》的國家都同意,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平以上低於2℃之內,併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1.5℃之內; 同時從2050年到2100年,將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限制在樹木、土壤和海洋可以自然吸收的水平。
為了履行《巴黎協定》,全球碳排放量應該在2050年前達到凈零排放。目前已經有70多個國家承諾會實現這個目標。不過,為了實現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度以內的目標,單靠在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仍然是不足夠。從2020年到2030年,全球每年需要減少7%的碳排放量。
READ MORE

什么是COP26?为什么它对澳大利亚很重要?
著眼於長遠的氣候變化政策應該以犧牲短期經濟利益為代價嗎?綠色低碳髮展應與國民經濟增長孰輕孰重?
葠與《正在行動》熱線的聽眾普遍表示,氣候變化是一個被各國政治正確而放大化的議題。而疫情噹前,經濟髮展亟待基礎產業的复囌,但考慮到基礎產業往往都是排放大戶,那麼制定過於激進的氣候變化政策必定會制衡經濟复囌。併且,即便民調和政府呼聲高,但一旦關乎到切身經濟利益,向善的初衷總會為經濟利益讓步。
而作為全球人均溫室氣體排放最高的國家之一,澳大利亞應對氣候變化的表現收穫了聽眾們截然不同的評判。
時政熱線《正在行動》逢週三上午8點20分至9點播出,歡迎撥打熱線電話1300 799 323葠與節目,表達觀點。
READ MORE

你好,澳大利亚
SBS致力於用60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READ MORE

托雷斯海峡原住民和太平洋岛国不满澳洲气候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