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壞時刻已過?】滙豐出手私有化恒生 收購案背後盤算

香港銀行界再掀震盪,滙控上星期宣布計劃將恒生完全私有化。

香港銀行界再掀震盪,滙控上星期宣布計劃將恒生完全私有化。 Source: AAP

香港銀行界再掀震盪,滙控上星期(10月8日)宣布計劃將恒生完全私有化。若方案獲批,恒生將從港交所除牌,成為滙豐全資子公司。


收聽完整播客系列

寰宇金融

滙豐控股(HSBC Holdings)近日宣布,計劃以每股 HK$155 收購恒生銀行(Hang Seng Bank)餘下 36.5% 股份,總代價約 1,060 億港元。若方案獲批,恒生將從香港聯交所除牌,成為滙豐全資子公司。

持有恒生銀行股份的投資者,每股可獲 HK$155,較恒生銀行上星期當日 10月8日(周三)收市價 HK$119 溢價約 30.3%。私有化完成後,恒生銀行將會撤銷上市地位。

外界關注,滙豐為何在此時突然出手,計劃將恒生銀行私有化?是否與恒生銀行近年商業房地產貸款壞帳上升有關?抑或滙豐認為,恒生最壞的時刻已經過去?

香港老牌銀行之一的恒生成立於 1933 年,總部設於香港。恒生曾是滙豐的主要競爭對手,但在 1965 年香港銀行業危機期間,滙豐出手並成為其主要股東,從此納入集團旗下。六十年後,滙豐再度出手,計畫將恒生完全私有化,象徵一段歷史新篇章。

近年受香港及中國房地產市場低迷拖累,恒生銀行深受不良商業房地產貸款困擾。滙豐目前持有恒生約六成股權,上周突然宣布斥資逾千億港元私有化恒生。消息公布後,恒生股價急升約兩成半,但滙豐股價則下挫約半成。

滙豐表示,交易完成後將暫停股票回購三個季度以保留資金。此舉將令滙豐股東的總回報(包括股息及回購)短線受壓,市場預期短期內股價或下跌,但部分分析相信,私有化長遠將帶來正面影響。

私有化後,滙豐可望簡化集團架構、提升效率,並透過整合業務、人手與客戶網絡實現協同效益。不過,市場亦憂慮恒生與滙豐之間的重疊將導致裁員潮。

隨著全球銀行業面臨地緣政治及監管壓力,此舉或成為亞洲銀行業整合潮的開端,或也象徵香港金融業邁向新時代。

今集《寰宇金融》,蔡苡雯請來 40 多年全球金融市場工作經驗,銀行專業會士,香港證券投資學會和香港董事學會的資深會士,香港特區政府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員。現時為時富金融財富管理顧問黎永良(Peter),分析今次滙控收購恒生的消息。

立即收聽今集《寰宇金融》。

*以上內容為一般性資訊、並非具體建議。如果大家想進一步了解與個人相關的財金資訊請尋找專業意見,或向閣下的理財顧問查詢。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