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氣候服務署 (Australian Climate Service) 在報告中這樣寫道:「澳洲的氣候正發生變化,對那些支持澳洲市民生活方式的關鍵系統構成了威脅。了解這些風險及其影響、條件和特性,對制定有效的適應措施最為重要。」

高度升温对珊瑚礁 (coral reefs) 來說必然是「大災難」。 Credit: Pexels/ Elliot Connor
這項全國評估提供了全新的數據與分析,並以全國一致的方式整理,可供各級政府、社區、產業和企業參考,方便推動在國家、區域及地方層面的氣候適應行動。
評估報告以升攝氏 1.5 度、2 度及 3 度情景作預測
報告以全球溫度從工業化前 (即 1850 年至 1900 年的溫度),和到了本世紀末 (大約 2090 年至 2100 年) 上升 1.5°C (攝氏)、2°C 及 3°C 這三個情境推算,揭示澳洲從海岸到內陸、從經濟到生態等範疇,均無一倖免。
聯邦氣候及能源部長鮑文 (Chris Bowen) 用以下 3 個字去形容這份報告的評估結果 —「連鎖、疊加、同步」(cascading, compounding, concurrent) ,即各種風險會同時發生,並且互相放大。
報告指出,即便全球成功控制在低度升溫 (1.5°C),海平面到 2050 年仍將較工業化前上升約 0.14 米;假使高度升溫 3°C,海平面升幅或達 0.54 米,預料屆時全國將有超過 150 萬個民居將位於受到海水倒灌及沿岸洪水威脅的地區,而其中又以昆州風險最高,20 個最危險地區中,有 18 個位於當地,這些地區集中在昆州東南部,即布里斯本及黃金海岸一帶,原因是當地沿海地勢較低平、人口稠密,並且容易受風暴潮及淹浸影響。
西雪梨採取甚麼降溫措施?
據悉,大規模植樹可以幫助降溫,例如據 Macquarie University 研究顯示,綠化覆蓋率較高的街區,在極度炎熱的情況下,降溫可高達 6°C。但現時多個新開發區仍缺乏足夠樹木,不少新區樹蔭不足兩成,構成了「熱島效應」(heat island)。

據 Macquarie University 研究顯示,綠化覆蓋率較高的街區,在極度炎熱的情況下,可降溫高達 6°C。 Credit: Pexels/ Onin
另外,在 Merrylands 就試過在停車場種植藤蔓遮蔭,在夏天時,表面溫度可從 70°C 降至 35°C;Blacktown 市議會又試驗淺色瀝青路面,據說可以將溫度降低 11%。
至於還有甚麼值得注意的地方,請點擊收聽溫楚良和林曉晴這節時事熱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