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與武結合】香港舞蹈團《凝》澳洲首演 更純粹的東方美

Promo photo 1.jpg

香港舞蹈團再次到訪雪梨,,帶來以武術結合舞蹈的作品《凝》。Credit: 香港舞蹈團 Credit: Xiao Dong

繼2015 年《花木蘭》巡演後,香港舞蹈團再次到訪雪梨,,帶來以武術結合舞蹈的作品《凝》。


《凝》是由香港舞蹈團藝術總監楊雲濤編舞,他指把作品取名《凝》,就是「凝聚」,「凝結」的意思,亦可指為心的一種狀態,他又笑言,在廣東話的發音中,「凝」,跟「型」同音,也可以是作品「很有型」的意思‧

楊雲濤曾為香港舞蹈團編創多個作品,包括《花木蘭》、《梁祝.傳說》、《三國風流》等,但是次《凝》的表達方式,有別於以往以一個故事為骨幹的形式,《凝》並沒有故事情節,楊雲濤指他想表現的是純粹舞蹈的一種美,這樣的表現方式,對香港舞蹈團和對他來說都是一個大轉變。
HKDC Convergence 1200x750-01.jpg
香港舞蹈團再次到訪雪梨,帶來作品《凝》。Credit: 香港舞蹈團

楊雲濤指,武術很多人都知道,但不太了解,武術普遍予人「厲害」,在廣東話就是「勁」的感覺,是因為武術其實是將身體推到一個極端的狀態,「好快,好有力」,他指武術其實是關於身體,而舞蹈都是關於身體,而武術亦可以很美。

他再解釋,懂得武術的人,會有一種氣場,即使他只是站著,亦可令人感受到,而這一種氣場再結合舞蹈,就是一種帶有哲學味道的「東方美」。
2DR_0847PS.jpg
《凝》是由香港舞蹈團藝術總監楊雲濤編舞。Credit: 香港舞蹈團
另外,他亦想讓海外的觀眾欣賞到,要表現出中國傳統的美,除了大眾印象中的燈籠、舞龍舞獅等的傳統象徵外,純粹的肢體表達,即使沒有故事的元素,但身體表達本就是一種國際語言,觀眾亦能在純肢體的表演中,感受到這一種美。

他舉例指,外國有好多非故事性的後現行舞蹈作品,都深受歡迎,

而舞者要展現出這一種美,其身體必先要經過訓練,要「成為一個懂武術的身體」,他指,如果沒有經過訓練,舞者只是表面地學會一些動作,所表現出來的武術只會很片面,「其實如果要學動作,一日都可以學哂」,但楊雲濤追求的就是舞者表現出的一種氣場,因此舞者們自2018起,跟隨武術師傅學習南方武術。
Convergence_05.jpg
《凝》是以武術結合舞蹈的作品。Credit: 香港舞蹈團
他指自己本身亦是香港舞蹈團的一名舞者, 一直隨著舞團一起成長,而是次漫長的武術訓練,他亦有與一眾舞者一起受訓。

楊雲濤指,過程很辛苦,中間有人退出,亦有人加入,但他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大家其實是在學習一種技術。

而在整個過程中,楊雲濤指每一個舞者都有自己的體會與心得,每一個都很重要,而在作品之中,他亦有把這些體會融入在作品之中,他希望每一個舞者都有其自覺性,而不是覺得身體只是編舞者的一個「工貝」,在一般表演中,都有一個特定的主角,而今次他楊雲濤想打破這一種方式,他想觀眾感受到每一個舞者的獨特性。
Convergence_02.png
楊雲濤指他想表現的是純粹舞蹈的一種美。Credit: 香港舞蹈團

他直言,《凝》可能會比較抽象,但「抽象與靚沒有衝突」,他強調抽象亦不表示沒有內容,而《凝》的內容,就是想將舞蹈與武術這兩種都是身體的一種運動模式結合展現出來。

《凝》是一個內斂的作品,楊雲濤指,帶給觀眾比較多的想像空間,他以欣賞畫作來做比喻,每人對一幅畫作的理解都不同,但不一定要完全明白作者想表達的意思,但至少可欣賞作品的美感。

但他同時亦覺得,作品沒有故事情節,觀眾能更直接欣賞舞蹈,「唔需要明白一個故事,唔需要問台上是甚麼角色」,反而更能體會到舞蹈這一個全世界的共通語言。
Convergence_01.JPG
《凝》先在網上表演。Credit: 香港舞蹈團
他認為,自己身為一名藝術的領導者,有責任去為觀眾帶來新的體會,打破傳統的框架,以突破的作品,去與世界交流。

《凝》於2020年網上首演,其後再在不同地方進行現場演出,是次來到澳洲,是亞洲國家外首演,楊雲濤認為,在現場欣賞《凝》,更能感受到每一個舞者的身體的表現,肯定比在網上觀看精彩。

楊雲濤期望,是次《凝》首次在亞洲以外地方表演,可以與當地的觀眾交流,聽到不同的聲音。

《凝》表演詳情:

日期: 7月12日(星期五) 7:30 pm| 7月13日(星期六) 2 pm 之後有問答環節|| 7月13日(星期六) 7:30 pm

地點: Seymour Centre, Cnr City Road &, Cleveland St, Chippendale NSW 2008

票價 $28 Conc - $45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舞與武結合】香港舞蹈團《凝》澳洲首演 更純粹的東方美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