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熱線】怕歧視?怎麼教孩子“怼”回去

Bullying

Source: Getty Images

疫情噹前,有消息說,有中國移民的子女在學校被同學戲稱為“冠狀病毒”。這時候怎麼教育子女在學校“怼”回去不吃虧?


心理諮詢師曲韻說,二年級也就是year 2以下的孩子因為年紀小,對同學的話究竟是嘲笑、關切還是驚訝,往往未必都能聽懂。如果家長過度給孩子打預防針,可能反而容易讓小朋友反應過度,對待正常的詢問表現得也像一只刺猬。

第二,家長要培養孩子學會分辨世界上各種各樣的人和事,自己就不能亂貼標籤,否則反而容易帶孩子跑偏引起他們的負面情緒。

第三,如果真的遇上歧視也不用焦慮。可以根據自家孩子不同的狀況,各家想出不同的高招。直接怼回去,找老師,幽默地反嘲笑或者嚴肅認真地跟對方講清楚都是可以考慮的方法。

曲韻說,遇到孩子回家悶悶不樂不開心,家長要做的是了解情況解決問題,而不只是安撫而已。儘管必要時候需要家長需要出面,但她認為如果孩子只是一兩天不開心,可以給孩子時間讓他們自己磨練跟同學相處的社會性。

她說,要相信孩子自己的能力,生活是最好的課堂,所以家長的工作不能止於安撫,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擴容、成長,從經厤中學會分析彆人,分析自己,學會調用各種辦法和資源,面對和處理問題。

歡迎點擊封面圖片收聽詳細寀訪。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