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後第一份工作是賣點心的華人驗光師申愛玲

doctor Ailing Shen

在中國噹了十幾年眼科醫生的申愛玲,移民到大洋洲以後第一份工作是在華人餐館裡推著點心車賣點心。後來找到稍微“靠譜”一點的工作,是在一個中醫診所噹接待員。 點擊圖片收聽詳細報道。


由於語言障礙,和缺乏澳洲和新西蘭本地的工作資厤,愛玲和很多在移民前曾是專業人士的新移民一樣,為了在噹地先維持生活,站穩腳跟,先選擇從事和自己原來的專業不沾邊的工作。不過現在,愛玲是悉尼華人聚居區Chastwood一個大型眼鏡店Specsavers的驗光師。幾年前,這個眼鏡店為了招攬更多的華裔顧客,還讓她去拍照打廣告,這算是站到了眼鏡店的C位嗎?這樣的說法噹然是開玩笑,但是,愛玲經過自己不懈努力,重新在新的居住地找到自己的定位,確實值得慶賀。
doctor Ailing Shen
也許你會覺得,從眼科醫生變成驗光師,似乎從專業程度上還是有落差。但是愛玲解釋,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對驗光師的要求併不是我們從字面上所理解的只是幫大家測測視力,查查眼睛的健康情況,而是有更高的專業要求,其實是一名眼科的家庭醫生。

愛玲回憶道,本來按照她在中國國內的行醫經驗,她完全可以不在新西蘭(她先移民新西蘭,後來才搬到澳大利亞)本地大學讀四五年書,只需讀一年語言,然後直接去考驗光師的資格證。但是她想了解噹地的文化,更好地掌握語言,因此硬是一邊打工(就是我們開篇提到的那些工作),一邊讀書堅持下來。

愛玲說,這一切的堅持和認真很值得。比如現在在她執業的時候,就可以非常自如得體地和不同文化背景的顧客打交道。愛玲的大部分顧客都是講英語的本地人,在語言方面,普通話成了她的優勢,但英文才是和顧客溝通的主要語言。愛玲也經常會碰到由於文化和習俗原因,佩戴頭巾的女性。噹需要對方戴上一些設備配合檢查,或是摘掉頭巾以便有更好的檢查效果時,愛玲會有禮貌地先進行詢問,徵得顧客同意之後才會進行下一步的檢查。這也讓對方覺得非常溫暖。

現在,愛玲也有很多華人顧客去到店裡,專門點名找她看眼睛。她說:“很多華人顧客會推薦他們的朋友來找我,畢竟用中文解釋一些眼疾的問題,大家聽得更清楚。”

愛玲提醒華人朋友,要定期地去做眼部檢查,特彆現在很多人可能不知不覺罹患糖尿病,通常在檢查視力的過程中,也可以及早髮現和控制。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目前全澳各地進行廣泛的冠狀病毒測試。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您現在可以在手機上下載聯邦政府推出的冠狀病毒追踪應用程序COVIDSafe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向澳大利亞多元社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language/coronavirus

更多信息前往聯邦衛生部網站,您同時可以收藏該網站關於COVID-19的中文信息專頁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