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蝴蝶基金會(Butterfly Foundation)髮起的一項運動中,鼓勵澳大利亞人,特彆是來自移民背景的澳大利亞人如果有飲食習慣紊亂的問題,要尋求支持。
慈善組織蝴蝶基金會說,社會的刻板印象是:飲食失調只髮生在年輕的白人中產階級婦女身上,即使衛生專業人員也持這樣的觀點。
阿米莉亞·特裡尼克(Amelia Trinick)是蝴蝶全國服務熱線的臨床醫生。她說,大約有十分之一的澳大利亞人會經厤飲食失調,但是許多人可能不認為自己有問題,因為他們不符合這種刻板印象,因此只有其中大約四分之一的飲食失調症患者尋求過幫助。
Campsie Medical Practice 和 Hurstville Highpoint Medical Center 工作的注冊營養師Lisa陳說,飲食失調包括厭食症和暴食症,如果患者經常催吐,會引髮其他的身體疾病。在她的患者噹中,有男有女,但大多數是女性患者。如果症狀嚴重者,Lisa建議可以去看飲食失調症方面的專家,同時心理醫生也應該介入。
為什麼移民背景的患者特彆受到關注呢?
下面我們先來聽聽兩位移民,同時也是經厤過飲食失調的過來人的故事。
墨爾本大都會居民必鬚遵守留在家中指令,只有在購買食物或必需品、工作或學習、鍛煉或履行護理職責時才能離家。民眾在公共場所時建議佩戴口罩。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READ MORE

澳大利亚各州和领地实施的COVID-19限制措施
READ MORE

不稳定的印太地区会给澳大利亚带来什么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