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 研究發現澳洲原著民、社會經濟背景較差、以及於偏遠地區成長的學童,長期在教育機會上與其他人存在巨大差距,尤至形成家庭性的惡情循環。
- 報告擔心,若果按住澳洲目前的教育系統發展,勢學童在教育上遭遇的不公平待遇根本無法減少弱,甚只會越來越嚴重。
- 專家指,短期干預方案無法解決問題,可能要一整代澳洲人共同面對,才能令弱勢學童脫困。
由米切爾研究所進行的研究,長期追踪全國30萬名學童,並記錄他們從入學到成長期的教育情況。結果發現澳洲原著民、社會經濟背景較差、以及於偏遠地區成長的學童,從幼兒時期開始,就於教育機會上與其他人存在巨大差距。
這種情況會一直維持至他們的成年教育,令弱勢學童比同年紀的其他人,整體發展上出現至少兩倍的障礙。
報告亦發現澳洲全國有約六份一人,在24歲時無機會從事任何工作,亦參與教育或接受培訓。社會經濟情況較差的年輕人當中,相同比例上升至32.3%,而原住民社區同一比例更上升至45%。
報告亦指出,若果按住澳洲目前的教育系統發展,勢學童在教育上遭遇的不公平待遇根本無法減少弱,甚只會越來越嚴重。
READ MORE

兩成學童入學時出現健康或情緒困擾
米切爾研究所的教育政策副主任麥克林(Sergio Macklin)表示,報告反映現時澳洲教育系統,正存在極為不平等的情況。
「證據表明,澳洲社會往往未能減低現時存在的教育制度上差距,亦沒有足夠支援讓弱勢年輕人發展成年後所需的關鍵技能,從而這些限制年輕人成年後的就業機會同選擇,情況是導致有關家庭,在經濟收入上長期持續惡化的一個主要原因;」
「同時,亦有分析表明,上述差距會對國庫造成數以十億元計損失,亦會成為澳洲於新冠經濟衰退中復蘇的一個重大障礙。」
澳洲的教育體系,一直對需要較多支援的學生缺乏足夠支持。外界預期新冠疫情有可能進一步加刻此不平等現象,但快速解決方案並不能處理有關問題。
READ MORE

泰晤士世界大学排行榜 澳12大学入200强
慈善組織Smith Family的發言人萊申(Anton Leschen)表示,澳洲社會需要做更長遠的工作,以消除此種教育上的不均條件。
「短期干預措施,包括維持一個星期、一個學期、甚至一年的教育計劃,無法改善有關學童的生活,因為不公平情況而做成的惡性循環,在澳洲己是根深蒂固。」
「因此,可能需要一整代澳洲人的努力,由弱勢學童開始上學直到畢業,一直伴陪及幫助他們成長,才有望能夠令學童脫離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