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形象插水:會否影響澳洲鐵路項目?

Hong Kong MTR's Australian links

Source: ABC News: GFX/Jarrod Fankhauser

香港近月示威活動令不少所謂「中資」企業及支持政府的商家亦遭受影響,而香港政府佔大部份股權的港鐵公司亦因為「8.31」事故的處理手法而飽受批評,甚至有示威者在全港各區港鐵站破壞設施。情況令人憂慮,港鐵公司在澳洲有份負責營運的鐵路項目會否因而受到影響。詳情請聽余睿章報道。


香港特區政府擁有 75% 股權的香港鐵路公司,一向被譽為全球其中一間服務最可靠及財務狀況最穩健的鐵路服務公司,列車準時比率高達 99.9%。

世界各地政府均對此有所嫉妒,部份地區更希望邀請港鐵公司負責營運當地鐵路服務,或以特許經營的方式試圖複製港鐵公司的優秀服務。

但近月,港鐵公司卻備受香港示威者抨擊,批評港鐵公司在最近發生的大規模示威活動期間,剝奪市民的出行與行動自由。情況導致港鐵公司陷入前所未見的危機,公司資產(包括鐵路列車及路軌)都遭到部份示威者破壞
Firefighters in Hong Kong had to extinguish a number of smaller fires at the entrance to the Wan Chai MTR station on Sunday.
Source: Supplied
隨著有關的批評越演越烈,外界相當關注港鐵公司能否在這個危機中恢復過來;同時對於遠在海外的業務(包括雪梨及墨爾本的鐵路項目),港鐵公司又能否有效應對並制止當地民眾對該公司所存在的憂慮?

在香港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的示威活動早期,港鐵公司可謂助長示威者「be water」(流水式)抗爭策略,令示威者能在警察抵達前迅速撤離現場,並在另一個區域繼續抗爭。

但支持香港示威活動的組織「澳港聯」發言人 Jane Poon 則表示,情況在 8 月 31 日便出現轉變。
她在接受澳洲廣播公司訪問時表示:「當晚,香港警察圍堵太子站,無差別地向站內示威者、圍觀者、普通乘客甚至列車車廂,施以暴力及破壞。其後,港鐵公司封鎖整個車站,禁止急救及醫護人員進入車站。而即使車站損毀情況僅屬輕微,公司亦在隨後兩天完全封鎖車站。」
她指,澳港聯成員其後達成「共識」,認為港鐵公司與政府合謀,阻止爭取民主的示威活動,並加以鎮壓。

事件發生後,香港不少民眾要求港鐵公司公開當晚太子站站內情況的閉路電視錄影片段,但公司至今卻只公開部份閉路電視錄影截圖,顯示救護人員將傷者抬離現場,但未有顯示示威者及警察雙方發生衝突的情況。

港鐵公司聲稱,未有相關片段的原因是由於閉路電視錄影機遭到破壞。
Hong Kong MTR releases CCTV pictures to address rumours over Prince Edward station 'death'
Source: MTR
Jane Poon 表示,港鐵公司在示威活動初期的運作未有牽涉政治立場,但在中國官媒猛烈批評港鐵「助長暴徒」後,公司的立場便有所改變。

港鐵公司在回覆澳洲廣播公司查詢時表示,由於「暴徒」所造成的破壞,公司在「8.31」事件後減少了列車服務,又補充指,批評公司故意封鎖車站的指控「毫無事實根據」。

港鐵公司佔墨爾本鐵路服務公司 Metro Trains Melbourne 六成股權,同時亦佔雪梨地鐵公司 Metro Trains Sydney 六成股權;分別負責營運墨爾本鐵路服務及最近在雪梨通車的西北部自動化地鐵列車服務。
Sydney Metro train made in india
Source: Alstom
Metro Trains Melbourne 母公司 Metro Trains Australia 向澳洲廣播公司表示,目前「無計劃」就香港可能進一步惡化的政治或經濟狀況,作出相關應急安排。公司行政總監韋馬克(Leah Waymark)表示,公司正密切注視香港局勢,尤其關注乘客及僱員的人身安全。

而墨爾本大學設計學院交通規劃講師史東尼(John Stone)則認為,公眾不必憂慮香港可能出現的政治局勢惡化會影響本地與港鐵公司有連繫的鐵路服務。

他強調:「合約未有將鐵路路軌或列車的擁有權交予一間私人公司,這些財產都由政府擁有及管理。合約僅透過 Metro Trains Melbourne 公司,授權港鐵公司營運鐵路服務、管理員工及進行鐵路系統維修的權利。」

但澳港聯的 Jane Poon 則表示,組織仍然認為,新州及維州政府應認真重新考慮與港鐵公司的合作關係。

她說:「有見香港正在發生的悲劇性事件,以及中國共產黨銳意透過管控國有企業以推進其政治力量。澳港聯希望新州及維州政府應重新審視,容許一所受中國大力影響的公司繼續管理州內最重要的基礎建設,是否一個明智的做法。」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