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身刀、張張利】他是如何從X 光技術員搖身變為醫學美容專科醫生?

Michael tse.jpg

謝國俊亦很熱心於公益活動,在2000年時亦加入了澳洲華人公益金,現時更是公益金的主席,因為他認為當自己有能力的話,是應該回饋社會。 Credit: SBS Cantonese

今集【人物誌】的嘉賓,除了是一位醫學美容專科醫生之外,原來他亦曾經是一位X 光技術員、也曾經是一名香港警察幫辦、速讀導師和爭取改善氣候環境的活躍人士,一名馬主、甚至亦是在雪梨華人圈內的活躍份子,他可以說是「周身刀、張張利」的謝國俊醫生。


謝國俊最初以X 光技術員的資格申請來澳,並於1979年首次抵達澳洲雪梨,不過,之後數年,他又回流至香港,直至1984年,才正式留在雪梨長期定居。

對於許多香港移民來說,1997是一個重要關口,但謝國俊於1979年便決定移民,究竟是為了甚麼?

『我決定移民是完全與九七這個問題無關,當時連戴卓爾夫人還未提及九七這個問題。其實當時(我)已經結了婚,亦準備有小朋友,而那時候我們在澳洲亦有一班朋友,我們也很喜歡澳洲的生活方式、氣候和環境, 所以便決定移民。』

他又解釋說,當知道自己會離開香港這個土生土長的地方前,為了讓自己在離港前更多瞭解香港,所以當時亦申請加入香港警隊工作,並且成為「幫辦」, 一做便做了五年時間, 然後才正式回澳。

謝國俊又表示,轉行晉身入警隊,亦是因為自己對這個行業感到十分有興趣,亦想藉此更加認識香港社會。 他說:『有幸的是當時是香港警隊首次接納戴眼鏡的人士申請,所以我亦能夠加入警隊的行列。』

另外,他亦曾經擔任作為一名速讀導師,謝國俊又表示, 雖然擔任這個導師的工作只是一段短時間,但對自己以後的學習卻有很大的幫助。

曾經涉獵過那麼多的行業, 那麼他又最喜愛哪個行業呢?

『其實每一個行業自己都很喜歡,例如在香港做警察時,當時香港亦正剛剛轉區議會制,所以警察部發展得十分之快,所以當時升級的機會很快,而當我離開時,我經已是負責深水埗區的偵緝工作。到自己成為醫生後,其實這兩個工作都是對人,只不過到最後的處理方式當有別。所以我兩個工作都很喜歡。』

那麼 , 為甚麼他又轉而攻讀醫學美容呢?

『因為跟許多移民一樣,當時也想著可能會回流, 於是亦想趁機進修,其實起初並非讀醫,而是在雪梨大學讀經濟,但讀了一年,自己並不喜歡,所以申請讀醫, 由於亦獲得大學錄取,所以便繼續進修。』

而在醫科畢業之後,謝國俊還繼續進修成為醫學美容的專科醫生,同時,他還有一張兒科醫學文憑。

此外,謝國俊亦很熱心於公益活動,在2000年時亦加入了澳洲華人公益金,現時更是公益金的主席,因為他認為當自己有能力的話,是應該回饋社會。

另外,他亦積極參與一個名為「光明之行」的活動,該活動是由一班醫療及志願人員組成的義務隊伍,前往一些貧困及落後國家,為當地有眼疾的人士治療眼睛的疾病。

『我主要負責替這些病人做事前的準備,而整個行程都令人大開眼界,同時,亦見到這些貧困地區如何地落後,有些地方的手術室甚至沒有窗口,病人亦要睡在地上。所以這是一個很值得參加的活動。一直到新冠疫情爆發後我才停止參與。』

而在2006年, 他亦加入了前美國副總統戈爾(Al Gore)對氣候變化的關注組織在澳洲的其中一名發言人,雖然現時他經已退居幕後,繼續支持有關的活動,可以說是關注氣候變化議題的先驅者。

工餘的亦很喜愛與一班朋友聚會,原來他亦是一名馬主, 不過他強調,自己只是藉此與其他朋友共聚而並非一個標準馬迷。

來了澳洲超過30年,謝國俊表示,亦看到澳洲有很大的變化,例如當時雪梨的唐人街和現時的已經很大分別,好像亞洲食品甚至是亞裔移民,經已與他初初來澳時有許多分別。

『我覺得這些向前的進步,或者是時代的改變。』

那麼到現在,他還有沒有想著回流?

『回流的感覺已經不大,同時, 香港亦在不斷改變,所以,我們認識的香港可能跟以往已經不同。但自己對中國人社會的感覺還是相當之大,我自己亦希望可以在一個華人社會中生活。所以亦會經常回去(香港)探親或旅行,但讓我們回流的地方跟以前已經大有分別。』

『在這裡已經30年的時間,我覺得自己已經是主流社會的一部分。』

對於澳洲這個地方,謝國俊又覺得是甚麼把他吸引下來?

『我覺得澳洲是一個很公平的地方,公平的是只要你投入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機會是很多的。舉個例說,這裡很鼓勵大家不停學習,無論你是甚麼年紀,只要你能考上,便可以繼續進修。例如我自己是在30歲時才再進入大學,從而令我的職業生涯作出大轉變。而這是我在澳洲可以做得到的,而如果我做得到的話,很多人也可以做得到。』

記者亦問謝國俊, 如果他要對較年青的謝國俊說一句話,他又會說甚麼呢? 如果想知道,請收聽這集【人物誌】。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
收聽直播及節目重溫。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