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老北京聊端午:想在澳洲吃五毒餅

端午节

端午节 Source: ay

6月14日是端午節,不知身在澳洲的您要怎麼慶祝這一華人習俗中的傳統節日?您印象中最為難忘的端午節是怎樣一番景象?


要點:

  • 旅居墨爾本的Lucy希望能將端午習俗在澳洲傳承。
  •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Lucy回想起端午大掃除的經厤。
  • Lucy稱,五毒餅是自己對小時候在北京過端午的記憶。

來自墨爾本的Lucy 李女士聊起了端午的傳統習俗:包粽子、佩香囊、五毒餅、掃庭院。身在一個多元文化的家庭,她說,自己希望能夠將這些傳統在澳洲傳承下去。 

Lucy回想起自己往年在澳慶祝端午的經厤,她會精心準備些拿手的油燜大蝦、紅燒肉,吸引女兒、女婿回家。噹然,包粽子、吃粽子成為了必不可少的傳統項目。

“去年我們做了小棗和廣東的肉粽子。放一些蛋黃、火腿、金菇什麼的……廣東臘腸給切成小塊就好了,讓後就包(粽子)唄。”

談及包粽子,Lucy還和大家分享了她所了解的一段厤史。

“最早春秋的時候,我們用茭白葉包黍米。包成牛角狀,或者用竹筒密封,把米烤熟了。到了東漢年間,就用草灰水去浸泡黍米……就成了南方廣東這邊特彆愛吃的咸水粽。”

“後來在唐代,粽子就改成了‘白銀如玉’,我們就用這個黏米,黏米就是白色的。”
 Vegetarian 8 treasure beans sticky rice dumplings
Vegetarian 8 treasure beans sticky rice dumplings Source: Provided Mrs. May Lee
包粽子的樂趣以及這份傳承融在了與家人糰聚的其樂融融的氛圍中。Lucy回想起自己小時候在北京住平房,一到端午節,全家會開始大掃除。

“民間有個諺語——‘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拿菖蒲和艾條插在門上,懸於堂中。因為艾蒿的莖和葉有揮髮的芳香油,奇香無比,可以驅蚊蟲,所以,我們管端午節也叫衛生日。”

“老爸帶著大清早的,我們就掃地,往地上潑水,大搞國際衛生是肯定的。”
香囊
香囊 Source: Pixabay
來到墨爾本後,打掃衛生便成為了日常。Lucy還曾經備好了幾串香囊,送給了出生於澳洲的女兒。

“慢慢的,等他們聽到了這段厤史,會想到,’啊,原來這香囊我家也有,是誰誰誰送給我的‘,人在澳洲,華人的一些古老傳統我們也在傳承。”

回想起老家過端午,Lucy又津津有味的分享起小時候吃的五毒餅。

“端午節五月初五,正是毒蟲滋生活躍的時候,吃五毒餅就有消災、免難、彊生健體、祈求健康的美好願望。什麼時候要是在墨爾本能吃到,那就太幸福了。”

聊到端午習俗,您可能會有更多見解。比如,您知道為何端午有懸掛鐘馗捉鬼圖的講究嗎?歡迎您點擊圖片音頻,聽聽本台記者和Lucy的對話。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