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公屋清拆惹爭議 居民批缺諮詢:驚恐與無奈中被迫遷

Kai NG, Resident of Richmond Public Housing

受維州公屋清拆重建影響的居民吳先生冀政府擱置計劃。 Source: SBS / Timothy Wu

在墨爾本市區及周邊屹立數十年的高層公屋,將面臨翻天覆地的變化。維州政府計劃未來二十多年內,清拆全市 44 座高層公屋,並將土地交由私人財團,重建為混合式社區房屋與私人出租單位,稱可改善生活質素。計劃自 2023 年公布以來,引起極大爭議。


2023 年,時任維州州長安德魯斯(Daniel Andrews)宣布,政府計劃在未來二十多年內,清拆全市 44 座高層公屋,並將土地交由私人財團重建,成為混合式社區房屋與私人出租單位。當局指,這些樓宇大多興建於半世紀前,設計、設施已不符合現代標準,認為重建才可改善居民生活質素。
計劃自去年公布以來,持續引起爭議,批評聲音四起,包括前高等法院法官、建築師、工會、地方議會,甚至受惠的居民。主要批評政府沒有進行真正諮詢、未有公開詳細成本效益分析報告,質疑拆樓與重建是否合理;亦有反對聲音憂慮,重建後的社區房屋租金連雜費,將高於現有的公屋水平,令基層家庭難以負擔。

維州議會今年初為此展開調查,自 6 月底起舉行五場公開聽證會,收集居民、學者、社區團體及政府部門意見。
Public Housing, Richmond, Melbourne, Victoria
墨爾本大都會區目前有多座高層公屋,大多曾進行翻新。 Source: SBS / Timothy Wu

居民憶半年驚恐 「無奈接受」搬遷

首批清拆名單中,包括 Flemington 一座高層公屋。居住二十多年的居民 Tim(化名)表示,去年 9 月收到 Homes Victoria 通知後,整座大廈人心惶惶。

「這半年令我們飽受驚嚇,充滿恐慌,不知發了多少次惡夢。」他憶述。當局曾在公屋大堂設置攤位,游說居民簽署搬遷表格,並稱會安排他們搬走。

「很多居民英文不好,現場沒有翻譯員,就這樣簽了,根本不知道內容是甚麼。」Tim 在律師協助下,才知道文件內容對自己不利,即撤回搬遷表格。

今年初,一批受影響公屋居民就此發起集體訴訟,高等法院最終判居民敗訴。負責今次清拆重建項目的 Homes Victoria, 其後提供兩次揀樓機會予他們,Tim 擔心失去安置資格,最終選擇接受第二次提供的單位,因位置較近工作地點。

「是無奈地接受。」他苦笑說。

新居環境失修 比原有公屋「差」

Tim 表示,新單位比舊居老舊,搬入後發現廚房水龍頭漏水,至今仍未修好。相比之下,原本的公屋曾於十多年前翻新,設施狀況良好。他指不少鄰居搬到由非牟利機構營運的廉租屋(Community Housing)亦叫苦連天,因租金佔收入約三成,較公屋佔收入兩成半為高外,還規定必須使用指定公司的水電及網絡服務。

「單是水電費每月要 200 元、300 元,不包括其他雜費,生活壓力很大。」
Kai Ng, Resident of Richmond Public Housing
吳先生獲安排遷入 Richmond 原居另一座高層公屋的單位。 Source: SBS / Timothy Wu

「鄰里如家人」 Richmond 老居民被拆散

另一位受影響居民吳先生,現居 Richmond 一座列入清拆名單的公屋。他 1980 年來到澳洲,在當地住了逾二十年。由於年事漸高、失去工作,目前靠 Centrelink 津貼維生,租金佔收入四份之一。

「與鄰居建立感情,像一家人,突然要搬走,心裏很不舒服。」雖然他最後被分配到同區一個高層開揚的兩房單位,租金維持不變,但認為政府根本沒必要拆樓。

「這些樓住了六十年還很堅固,翻新已可以,沒必要拆。」

政府:翻新單位減少 不符合成本效益

對於外界質疑為何不翻新,維州房屋廳長Harriet Shing在聽證會上回應,翻新會減少整體單位數量,且需時二十年、耗資 23 億元,僅能將樓宇升級至「基本可住」標準,對居民及納稅人都不公平,形容這不是「好交易」。

學者: 核心地段公屋應保留

長期研究城市規劃及公屋政策的雪梨大學商學院高級講師李薇博士指,澳洲公屋制度自二十世紀初已存在,二戰後曾迎來黃金時期,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起,政府政策逐步鼓勵私人置業,公屋供應逐年下降,令輪候時間動輒三年至五年,甚至更長。
Dr Wei Li.jpeg
雪梨大學商學院高級講師李薇博士 Source: Supplied
她又提到,高收入地區對興建公屋普遍抱有戒心,擔心拖低樓價或影響社區;而市中心等黃金地段土地近年大幅升值,更令公屋重建爭議不斷。

李薇認為,是否清拆應根據成本效益分析及專業評估,因樓齡老化涉及防水、防火及結構安全等風險。她強調核心地段的公屋不應完全消失,因其鄰近交通、教育及醫療資源,對低收入家庭具有額外價值。

「政府與私人開發商合作開發時,應考慮預留一定比例的公屋,確保透明度及居民參與。」

政府承諾安置支援 居民盼保留公屋

Homes Victoria 發言人書面回應提到,搬遷安排將「小心與尊重」地處理,提供足夠資訊與支援;重建後合資格租戶可申請遷回原址,租金盡量貼近公屋水平,搬遷費及水電接駁費用,將全數由政府承擔。
Public Housing, Richmond, Melbourne, Victoria
維州議會 12 月會就調查政府清拆墨爾本 44 座高層公屋提交最終報告。 Source: SBS / Timothy Wu
維州議會最終報告將於今年 12 月提交,內容涵蓋成本、替代方案、搬遷安排及諮詢過程。但對已離開熟悉社區的居民而言,即使結論未定,生活已經回不到從前。

Tim:「希望能制止政府這個方案,保留這些公屋給居民居住。」

吳先生:「希望政府最終不會清拆,讓更多中下階層受惠。」

*點擊收聽本文詳細內容。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