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大遊行】政府及社區譴責為 「破壞社會凝聚力」

The March for Australia website is seen on a computer screen (SBS).jpg

The March for Australia website is seen on a computer screen Source: SBS

聯邦內政部長博克譴責將在全國各大城市周日(8月31日)舉行的遊行,稱其為「分裂並破壞社會凝聚力」。在「澳洲大遊行」舉行前,一些印度意見領袖和社區領袖呼籲在澳洲的移民「留在家中」,並為了「安全」避免參與抗議活動。


澳洲有三份之一的人出生於海外,當中最多來自英國,其次是印度、中國,然後是新西蘭。這是過去數十年來,海外移民淨增加的結果,不過,有一些澳洲人認為,現在是時候結束這種情況。

在過去十年,印度移民來澳洲的增長幅度最大,而該社群擔心,這些遊行會對他們所造成的影響。

維州錫克教跨信仰委員會(Sikh Interfaith Council of Victori) 副主席蘇羅帕達(Jasbir Singh Suropada)提醒墨爾本的居民,本周日要避開計劃中遊行地點。

他在接受SBS旁遮普語訪問時表示,雖然他理解抗議的權利,但他對於主辦方要求本周日的遊行「禁止外國旗幟」感到憂慮。「如果你們有抗議的權利,為甚麼我們沒有抗議的權利?背後的人是誰?他們的目的又是甚麼?這全都是道聽途說。」
一個背境不清楚,缺乏透明度,名為「澳洲大遊行」(March for Australia)的運動正在呼籲,要結束「大規模移民」,並「重拾澳洲身份認同」。

關於「澳洲大遊行」背後的組織者,目前資訊甚少。該運動自稱是一個由民族主義者、愛國人士及普通澳洲人組成的草根聯盟。

有一名自稱為「Sam」的女性,聲稱是遊行組織者之一,並為第七號台錄製了一段短片。「我和所有其他州的組織者都打算令這次活動和平、非暴力、非挑釁,只是一群普通澳洲人站出來反對大規模移民。」

在「澳洲大遊行」的 Instagram 頁面上,該運動否認與已知的極右翼團體有關聯,並聲稱其組織者來自多元的政治背景。

「Turbans 4 Australia」創辦人、2023 年「澳洲地方英雄獎」(Australian Local Hero) 得主阿馬爾辛格 (Amar Singh) 在接受SBS旁遮普語訪問時,形容這場預定的抗議活動是對「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攻擊」。

「我誠懇地呼籲舉辦這場抗議的人,重新思考他們的立場。我也想提醒8月 31 日那天外出工作的人要小心,如果這場活動真的舉行,因為這類仇恨不會有所區別。」

一名未具名的 Uber 司機也告訴SBS旁遮普語,他擔心本周日在有遊行的城市工作時的人身安全。「因為我是 Uber X 司機,我周末周日工作更多。我不知道會發生甚麼,但也覺得很害怕。」

上周,澳洲族裔社區聯合會(Federation of Ethnic Communities' Councils of Australia)就這場集會發表聲明,表示「針對新移民或文化多元的社群,無視了我們共同的歷史」。
內政部長博克向 SBS表示:「在我們的國家裡,不容許有人企圖分裂並破壞社會凝聚力。」

他又補充稱,政府將「與當代澳洲一同站出來反對這些集會,因為再也沒有甚麼比這更不符合澳洲精神的了」。

至於「可持續人口澳洲」(Sustainable Population Australia)發言人貝利斯 (Michael Bayliss) 表示,雖然他理解外界對這些遊行的憂慮,但這些活動正反映了社會缺乏一個理性、尊重的討論平台,來探討數十年來移民增加所帶來的影響。

貝利斯認為,政治領袖只追求經濟增長,卻犧牲了環境、基建與負擔房屋的能力。「無止境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依靠房價炒作,只讓少數大企業和地產商受益,卻損害了大多數澳洲人,無論是第一代、第二代,還是五代移民。」

過去十年,澳洲永久移民計劃的配額維持在每年 16 萬至 22 萬人之間。到 2064-65 年,近四份之一人口將超過 65 歲,而澳洲的生育率預計在未來幾年仍將維持在歷史低位。

政府今年已開放 18.5 萬個海外移民名額,以實現提升勞動參與率和擴大勞動力的目標。但貝利斯強調,現在是時候考慮澳洲自然環境和有限資源的邊界了。

「我們正在觸及多個增長極限,需要相應調整人口。當我們意識到人類已達到地球界限與增長極限時,就必須進行嚴格調整。我認為我們的許多政治決策過於以人為中心,沒有把人類需求與自然世界並列考量。」

澳洲人口預計將在未來十年間,從 2,710 萬增至 3,130 萬人。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X 專頁Instagram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等政策,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