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VOA報道,2013年習近平剛剛上任時,中共18屆三中全會決定,要讓市場決定資源配置,讓市場在經濟中起主導作用,併表示可能推動改革。現在很多分析人士和商界領導人認為習近平對於市場的承諾是空洞的,噹時承諾改革只是對前任政策的延續。
有經濟學家認為,在習近平的領導下,很多中國經濟需要的改革都停滯不前。這包括中國負債沉重的國有企業改革,進行財政改革以解決地區政府債務問題,增加地產稅來避免房市泡沫,以及允許農民能夠更加自由地出售土地。
與此同時,嚴格的資本控制穩定了人民幣幣值,然而這阻礙了中國尋求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
另據VOA報道,習近平的核心經濟目標是加彊國家對經濟的控制,越來越多的分析人士認為,習近平的領導風格顯示,他將把穩定放於第一位,而把經濟改革放在第二。
悉尼大學商學院高級講師甘泉則認為,要用經濟和市場規律的眼光來看待經濟政策,而不是用"陰謀論"或是政治的角度。他以不久前的中國股災為例做了分析,併解讀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認為中國是以對全球經濟負責的態度來進行"去槓桿"。
首先,甘泉講師認為,在19大上, 習近平 提出的經濟政策與之前相比,是著重於提高經濟髮展 的質量,而不重經濟增長具體目標的數字。甘泉解讀了所謂的"習經濟":
READ MORE

“习近平特别有野心” 中国问题专家Kerry Brown看十九大
(本節目為嘉賓觀點,不代表本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