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更多

謎思放大鏡
SBS Examines 採訪了多個負責收集及匯報數據的機構,這些數據反映了澳洲社會凝聚力的現況。
有關仇恨事件的報告顯著上升,其中包括言語及身體上的侮辱與攻擊。
墨爾本大學心理學教授 Nick Haslam 向 SBS Examines 解釋,大家對於「仇恨」行為的定義有很大分歧。
「例如有人認為使用帶有種族歧視性的字眼(racial slurs)本身已屬於一種仇恨與暴力;但亦有人並不這樣看待。因此,關於甚麼樣的言論可被界定為仇恨言論,其實一直存在相當大的分歧。」
對仇恨言論的認識與理解增強,可能是我們見到相關報告增多的其中一個原因。
但另一個影響甚大的因素亦不容忽視。
網上辱罵迅速擴散,專家呼籲社交媒體公司應加強措施,阻止仇恨在其平台上被刻意傳播。
社會學副教授兼 Tackling Hate Lab的主任 Matteo Vergani 指出,網上仇恨言論對現實世界有實際影響。
網上仇恨正在改變社會規範。我認為,我們正見證一場文化變遷,因為社會逐漸分裂。
他表示,「大家跟網上將仇恨正常化、令意見兩極化的群體多了接觸。」
在全新系列《Understanding Hate》「理解仇恨」的第六集內容中,我們將探討澳洲針對仇恨事件報告有不斷上升趨勢的原因。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